武汉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孔明望为大家进行科普。
一般以艾叶为原料,做成艾绒、艾柱和艾条,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 使用刮痧板蘸少许刮痧油在皮肤表面沿一个方向刮动。刮痧能刺激经络穴位,以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疏通经络、舒筋理气、祛风散寒的作用。 拔火罐也是冬病夏治的常用中医疗法。拔火罐也是通过刺激经络穴位,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来疏通经络祛除寒气。
这一疗法是在夏季三伏天,根据中医辨证理论,采用中药制剂贴敷于经络上的特定穴位。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到达经络和脏腑,以达到治疗目的。
药物穴位贴敷是冬病夏治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将药物直接贴敷于体表穴位上,药性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
武汉市中医药学会膏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任药师,武汉市中医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国家非遗项目中药炮制技艺传承人张义生,正在为大家演示药物穴位贴敷。
药物穴位贴敷要做到四个选对:
选对时机:冬病夏治贴敷疗法一般选择初伏、中伏、伏各一次,连续贴敷三年。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 选对药物:抓住主证,辨证用药,药证对应。 选对方法:贴敷前擦汗、贴敷中揉膏、贴敷后按压。 选对穴位:辨体、辨病、辨证综合考量,结合药物性质辨证施穴。
夏季食补的“四字真言”——少食生冷。在夏季,可以适当食用性质温热的食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升发阳气,强健身体,以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饮食不可“斫上中阳” 02 洗热水澡,温水泡脚 03 保持乐观心态 04 以动生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