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州交易集团获悉,近日,在广州市医保部门指导下,广州交易集团旗下广州医用耗材采购交易平台(以下简称“广州平台”)积极推动多家医疗机构组成医疗机构采购联盟(以下简称“采购联盟”),探索医疗机构联合采购高值耗材(以下简称“联合采购”)新模式。预计首批采购耗材品种平均降幅可达11.49%,按采购联盟历史采购量测算,预计年可节约费用超1700万元。
据介绍,为适应医疗技术的进步、更好地服务患者多样化需求,在现有国家集采、省级和市级集采模式外,广州首次探索医疗机构联合采购高值耗材。
采购联盟由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7家医疗机构组成。采购联盟根据实际情况,充分结合临床使用经验,对备选品种进行相关数据整理分析,对产品特性、市场情况、采购情况等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确定导管人工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可充电植入式脑深部电刺激脉冲发生器套件、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等三类高值医用耗材为首批采购耗材品种,并委托广州平台组织开展联合采购活动。
9月27日,广州平台组织开展开标活动,7家采购联盟成员现场全程参与,16家企业通过广州平台进行了两轮报价。根据采购文件的规则初步确定了拟中标供应商,中选结果将在公示、公布后顺利落地实施,预计产品平均降幅可达11.49%,按采购联盟历史采购量测算,预计年可节约费用超1700万元。
本次联合采购的实践证明,采购联盟通过联合议价、谈判、竞价等方式,可实现高值医用耗材价格的合理下降,并确保临床供应稳定,推动医疗资源高效利用,成为广州医用耗材采购改革的一次新尝试,也是对国家、省、市集中带量采购模式之外的有益补充。
文|记者 陈泽云 通讯员 陈安琪 奕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