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导网

扫一扫关注

少辛增酸解秋乏 处暑养生有要点

   2021-08-20 390
导读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8月23日,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二科主任毛宇湘表示,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8月23日,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二科主任毛宇湘表示,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但此时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人们仍将面对秋老虎来袭,所以这个时节的衣食住行需要特别注意。


“秋冻”要因人而异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非常实用的生活谚语。“秋冻”的意思是说秋天到来之后,气温稍有下降,此时不宜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平日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


当然,“秋冻”也要因人而异。毛宇湘指出,尤其是进入深秋后,要时刻关注气候变化,明显降温时应及时调整衣物,不要盲目固守“秋冻”。老人和小孩,以及一些身体虚弱的人群,抵抗力弱,要注意保暖,不要盲目“秋冻”。


注意补水,养护肠胃


秋燥是处暑时节的一大特点,此时人们常会感觉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口燥咽干,出现大便干结等不适情况。毛宇湘说,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处暑时节应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银耳、藕、菠菜、鸭蛋、蜂蜜等,防止燥邪伤害人体津液。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建议多喝温水,以缓解和防止便秘症状。


此外,“少辛增酸”也是此时节的养生法则。毛宇湘表示,肺气盛于秋。少吃辛味,是要防肺气太盛。而酸性食物具有非常强的滋阴效果,处暑时节要多吃酸味水果,如山楂、葡萄等。还应注意养护肠胃,多吃些百合粥、银耳粥、杏仁粥、莲子粥、坚果粥等有助于健脾胃、补中气的食物。而西瓜这类瓜果,则要少吃或不吃。


调节起居,适度运动


随着“处暑”节气的到来,暑气消散,气候变凉,人体各系统也从活跃状态转入生理性休整期,人便会感到倦怠乏力,即“秋乏”。毛宇湘说,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宜调节起居作息,可较夏季夜晚适当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与此同时,做好日常室内通风工作,祛除暑热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入睡之前把窗户关上,以防寒湿之邪侵入人体。睡觉时腹部盖薄被,以防脾胃受凉。


秋季气候清爽宜人,建议多到户外走走,勤晒太阳,适当做些有氧运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可以迅速使机体消除“秋乏”的感觉。毛宇湘说,可选择快走、慢跑、跳操、瑜伽等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老人锻炼则以早晚为好,可选择较为轻松的保健操。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ydw166.com/news/show-73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