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3月4日或5日。当太阳到达黄经345°时为惊蛰节气。惊蛰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惊蛰三候
一候:桃始华
惊蛰之日,“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态。桃花的花芽在寒冬时蛰伏,到了惊蛰之际开始逐渐开花。
二候:仓庚鸣
惊蛰后五日,“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仓为青,青为清,庚为更新,“昔我云别,仓庚载鸣”,文人由此也称它“离黄”,“离黄穿树语断续”就成了悲声。
三候:鹰化为鸠
再五日,“鹰化为鸠”,古人称“鸠”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
惊蛰习俗
吃 梨
惊蛰吃梨,有“离家创业”的意思,相传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富商靠卖梨发家,后来他的儿子出门创业时,他便拿梨给儿子吃,以此方式来祭奠祖先,而这天恰巧是惊蛰。于是人们就纷纷效仿,以惊蛰吃梨来表示对未来的期许。
驱虫害
进入春天以后,各地气温也都逐渐升高,这时候很多毒虫也都动了起来,所以人们会有很多不同的驱虫仪式,如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角落,以香味驱赶蚊虫、鼠蛇和霉味。
吃龙须面
在有些地方,惊蛰要吃龙须面,而且搭配的烙饼上面一定要有龙鳞的图案。如果是吃饺子的话,包饺子上也要有龙牙。因为龙是我们国家民族的图腾,也是被赋予神圣的光环的。人们觉得如果这样做的话,如果被看到了,新的一年就能够风调雨顺,家人都吉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