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养生保健】“硬”朗竟成短寿特征?!记住这“三点三坑”,避开健康误区

2021-06-03 16:251050

 

人一上了年龄,最期望的就是有个“硬朗”的身体。可你知道吗,我们的身体有时却是“软”一点才健康。


就如同婴儿出生时,浑身都是软软的。


其实,这就与刚出生的婴儿血脉通畅,体内不存在任何阻碍有关。


想长寿?最怕身体这处“硬”


关节硬——易骨折


膝盖难弯曲、爬楼关节“响”、坐下就起不来……关节僵硬得像是生了“锈”,这是很多老年人的生活常态。


其实,这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膝关节疼痛,在医学上被称为“骨性关节炎”。


用俗话说就是腿变硬了。


这个健康问题的出现与人体骨量流失、肌肉及软骨退化有较大关系。


解决办法:适量运动+补钙。


血管硬——猝死


骨头、肌肉会变硬,其实血管也会。


一般来说,我们的血管从25岁左右就会逐渐出现老化,这种老化会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小。


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甚至诱发猝死意外!


导致血管硬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坏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过高引起的高血脂,是最主要的因素。


解决办法:合理膳食。


肝脏硬——肝癌


正常的肝脏像嘴唇般柔软且富有弹性,而在某些因素长期、反复的作用下,可能导致大量肝细胞坏死,肝脏结构破坏,残存的肝细胞会逐渐变形、硬化。


硬化的肝脏表面有硬化结节,如果肝硬化上的硬化结节不受控制地长大,就会形成肝癌。


据统计,80%以上原发性肝癌,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


中国人应酬多,习惯拼酒量,肝硬化是“酒鬼”们的常见问题。


解决办法:戒酒。


想长寿?这些要点需记牢


补钙——别贪多


适当地补钙可以强健骨骼,“软化”关节,但是,钙并非补得越多越好。


事实上,摄入的钙质远超过了身体的需要的话,就会适得其反,会对健康造成威胁,甚至会引发疾病。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推荐摄入1000毫克的钙。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多吃奶制品、豆制品等含钙丰富的食物,还要戒烟、适量运动,减少骨量流失。


运动——要适度


肌肉不练则废,久练则伤,所以我们务必要把握好“适度”原则。


强度


大家可以记住“一三五七”,即一周锻炼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达到全身微微出汗、最大心跳数不超过170-年龄,即为有效运动。


时间


有些中老年人习惯早起,且认为越早锻炼越好。其实,晨练不宜早于6点。


因为早晨6点之前,空气中积存了大量由植物“呼吸”出来的二氧化碳,新鲜氧气少,此时运动并不利于健康。


另外,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也比较兴奋,容易突发心血管疾病。


护血管——管住嘴


很多人都知道饮食油盐过重会有损健康,所以一些“健康意识强”的老人索性不吃油盐了,想要杜绝风险。


其实,过度限盐会造成钠摄入不足,反而会造成水肿;而完全不吃油,也会造成营养缺乏。


因此,老年人若想要“护血管”,最应该做的就是——膳食平衡。


饮食多样化:这样才能营养素互补。


大家不要因为牙齿不好而减少或拒绝进食蔬菜或水果,可以把蔬菜切细、煮软,水果切细,这样容易咀嚼和消化。


摄入粗、杂粮:包括全麦面、玉米、小米、荞麦、燕麦等,比精粮含有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注重奶制品:牛奶及其制品是钙的最好食物来源,摄入充足的奶类制品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


适量吃点肉:禽肉和鱼类脂肪含量较低,较易消化,适合老年人食用。


多吃蔬菜、水果:这类食物是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重要来源,可预防便秘。


饮食要清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食用油用量在25克~30克之间。


大家可选择用油少的烹调方式,如蒸、煮、炖、焯。


这些误区不要踩


盲目吃补药


平时,很多人将补药视为延年益寿的法宝,但是您真的知道它该怎么吃吗?


要知道,随着年纪的增大,身体的各功能逐渐减弱,进补一定要视身体情况而定。


如果不分体质和症状乱吃补品,反而会引发某些疾病。


所以,如果您非常重视滋补,那么,不妨请专业医生辨清个体体质和症状,有的放矢地进行调养。


经常“冲血管”


很多老年人认为输液能冲掉血管中的血脂,预防血栓形成,从而能预防脑卒中。


但事实上,短期输液不能预防脑卒中,也不可能“冲掉”血脂,只是老年人给自己的一个心理安慰。


预防脑卒中是个长期过程,必须针对病因进行干预,还要保持良好心态,做到均衡饮食,坚持作息规律,适当进行运动,切忌迷信保健品。


总是“不服老”


有些老人觉得自己身体没啥病,老当益壮,就进行高强度的运动甚至是工作。


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会发生诸多退行性变化,肌肉和骨骼功能甚至脏腑功能都在减弱,老年人要理性认识这点。


工作、运动都应适可而止,以不感到疲倦为宜。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国风养生盛宴”邀您相约东丽区
央广网天津6月18日消息(记者褚夫晴 实习记者黎小漫)夏至临近,草木葱茏,东部新城东丽区万达广场内外已悄然弥漫药香。6月20日,在这片现代与传统交汇的热土上,“潮起津卫·国韵养生”天津市中医文化市集东丽站暨

0评论2025-06-18356

首届华夏大健康养生文化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央视网消息: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战略布署,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指示精神,6月16日,由华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首届

0评论2025-06-18356

碧生源养生保健茶如何成为年轻人的健康新方?
在当下药食同源理念的深入影响下,消费者正逐步实现从“药养”到“食养”的转变。年轻人虽常将“好身板”挂在嘴边,可在身体没有明显不适时,依旧吃香喝辣、熬夜狂欢。于是,植物饮料以其轻松养生的特点,成为众多养生方

0评论2025-06-18464

养生夜市火爆,医生科普忙不停
尽管下着大雨,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门诊大楼里,“养生夜市”“夜间门诊”里人头攒动。人们惊喜看到,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们不再只是问诊把脉、开药方,而是可以把中药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薛俊超向市民科普中药材。

0评论2025-06-132268

用规范持久护航养生水的活力市场
随着暑期到来,常光顾便利店饮料货架或冷饮柜的消费者们可能发现,货架上的“养生水”饮品越来越多、样式也越来越杂了。这些或是泡着黄芪、或是浮着桑葚,或瓶身上绽着一朵玫瑰的养生水,正顶着“东方滋养”“草本活

0评论2025-06-13370

用规范持久护航养生水的活力市场
随着暑期到来,常光顾便利店饮料货架或冷饮柜的消费者们可能发现,货架上的“养生水”饮品越来越多、样式也越来越杂了。这些或是泡着黄芪、或是浮着桑葚,或瓶身上绽着一朵玫瑰的养生水,正顶着“东方滋养”“草本活

0评论2025-06-13138

中信建投:新消费驱动保健品重估,饮料啤酒等将迎旺季催化
人民财讯6月3日电,中信建投研报称,食饮板块第一季度季报仍然保持较高质量,4月份以来总体保持稳定。两会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中央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全方位指

0评论2025-06-03154

去医院吃面包?这届年轻人真会“养生”!
 去医院吃面包?对!你没有听错。  继在中药房买酸梅汤后,年轻人又解锁了新的养生方法:去医院、医学院买面包!从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阿胶软欧包,到扬州市中医院食堂的药膳面包,再到社交媒体上“朋克养生

0评论2025-06-0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