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廷贤是明代的一位医家,他出身世医家庭,对医学耳濡目染,他的父亲曾在太医院供职。龚廷贤年少的时候修习儒学,后来科举考试不顺利,于是跟随父亲学医,继承家学,遍览历代名医典籍,拜访名师,与名家研讨医术,博采众长,终成一代名医。
龚廷贤认为人体衰老主要与脾肾二脏关系密切。肾为先天根本,肾中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初始物质和动力,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要维持正常状态离不开它。
如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保养生命,性生活过度,亏耗肾中精气,人体就会由健壮走向虚衰,出现一系列衰老的临床表现,如啼哭无泪,笑如雨流,鼻流清涕,耳如蝉鸣,吃食物时常觉口干,睡着了流口水,小便不畅通,或经常自己流出来,大便秘结,或泄泻,起初出现肾阳亏损,阳损及阴,因此出现肾阴亏损,气血壅滞不畅通,白天容易打瞌睡,到了夜里一个人很清醒地躺着。
龚廷贤认为,脾胃为后天根本,脾胃强健则气血生化有源,五脏六腑能得濡养,人才能健康长寿。如果饮食失时失节,或恣食膏粱厚味,导致损伤脾胃,使人形神衰惫,就会加速衰老。
因此,他告诫人们:人们只知道饮食能够保养生命,但是不知道饮食失调也会危害生命。所以能够合理地节制饮食,对预防衰老意义很大。
关于养生防老,龚廷贤认为人的寿命长短,在于养生保健,如果调养不当,不但不能保养生命,还会导致疾病发生。他倡导大家应该在疾病未发生之前积极预防,通过养生保健来延年益寿,并且他还提出要想延年益寿,必须做到不胡思乱想,禁止性生活,不要生气动怒,饮食要有节制。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第一,要清心寡欲以保养神气,经常读诗书来愉悦心情,到山林里散散步,悲哀欢乐的情绪不要太过,始终保持谦和宽容,通过乐于帮助别人来陶冶性情。
第二,龚廷贤提倡晚婚,并且提出要节制性生活以保养肾精,还指出早婚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他认为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主,如果男女婚配过早,就会损伤精血,亏损身体。
对于体质虚弱的女子要注重养血,体质虚弱的男子也要注意节制性生活,男女必须等待身体强壮后才能考虑婚嫁问题。对于已婚的人,应该注意节制性生活,尤其年老的人,血气虚弱,更应慎重,要节制自己的欲望,不可放纵自己,这就如同枯朽的树木,遇风就容易折断。
此外,饱食大醉,情绪愤怒恐惧的状态下进行性生活,就会劳损血气,使精气竭,时日久了必然会加速衰老。
第三,龚廷贤明确指出,饮食可以养生,但也可以致病。暴饮暴食,长期饮酒不节制,必然会损伤身体。从养生的角度来说,平日饮食应细软容易消化,不要吃生硬的食物,吃的时候也要细嚼慢咽,不能过度饥饱。
此外,他认为一年四时都要吃温食,特别是夏月,天气虽热也不要吃生冷。不宜在吃饭后就躺下休息,或者整天坐着不动,这些习惯都会导致气血凝结,长期下去就会折损寿命。
他还提倡吃饭之后,常用手掌摩动于腹部,然后仰面呵气多次,缓步慢走数百步,这样能帮助消化。如果饮食过饱,不宜做剧烈运动,容易损伤脏腑。另外,不宜晚上吃东西,因为吃下食物不容易消化,时间久了就会损伤脾胃。不能在很饥饿的状态下吃食物,饮食不能太饱。不能等到口里很渴了才想到喝水,这时喝水也不可过多。饮食过多就会停滞成为食积,饮酒过多就会产生痰湿结聚。
因此,他告诫世人一定要记住,口很渴的时候不能饮水太多,很饥饿的时候不能吃得太多。饮食虽然可以养人,但摄入太多了也会损伤身体。
对于老人养生的问题,龚廷贤提出了六戒,老年人不要参加聚会宴请活动,此为一戒;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要太多操心,要学会放下,此为二戒;衣服轻薄为好,不要太华丽粗重,穿脱容易,能避邪气,小心调摄,此为三戒;饮用暖酒,饮食细软,节制饮食,细嚼慢咽,可以在一年四时服用理气健脾的药物,此为四戒;生活应有规律,凡事适可而止,不要过度悲喜,此为五戒;不问子孙是否孝顺,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身体虽然强健,常常要注意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