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民以食为天”——古代饮食文化

2021-07-02 16:122400

  



人们经常说“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饮食文化,那么中国的饮食文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石器时代,人们对食品加工方式普遍粗糙,日常的谷物研磨统一采用碾盘、碾棒等工具去将粮食去壳方便入口。石磨在民间渐渐普及之后,到周时饮食情况得到较大的改良。



周代一些大型祭祀、宴会上,各种肉类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烹饪和部位切割,人们已经学会规避一些腥味过大或是不宜食用的畜禽类。


周代随之还出现了一种名为“八珍”烹饪技术的出现,标志着烹饪已经正式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一道菜用三种以上的烹饪方式去制作,“八珍”的出现开辟了多种烹饪技巧同时进行的先河。


随着中国统一局面的逐渐形成,汉朝统治者已经具备比较完善的饮食管理框架。随着丝绸之路的传播,中国菜变得越来越丰富。中原引进了石榴、芝麻、葡萄、核桃、西瓜、葱、大蒜等等和其他西方物种地区及其烹饪方法。



唐朝经济文化处于鼎盛时代,长安作为其经济文化的枢纽,为饮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起到了关键作用。菜肴已经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高档次的菜肴作为皇宫专属。


宋朝时期加快城市化进程,出现了许多商业市镇,各类的饮食文化也在这种进程中相互贯通交融,食物种类不断丰富,南北口味的区分已大致形成。


随着早市和夜市的兴起,餐饮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商业市镇逐渐成为一个中心点,向外传输着独特的饮食文化。



明清时期,饮食文化进入另一个高峰,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唐宋饮食的习俗,还融合了满族和蒙古族的特色。汉人喜好吃米饭,满人以面食为主,这就形成之后的南方米、北方面的饮食习惯。


两种文化相互碰撞,两种饮食习惯的礼仪也在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满汉全席”由此而来。


各类餐桌礼仪文化,俨然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至帝王将相的玉盘珍羞,下至布衣平民的粗茶淡饭,对于饮食的礼仪十分讲究。


虽然现代的礼节不像古时那般繁缛,但很多饮食礼仪仍然适用着,例如主宾座次、位序,点餐时的学问,入席进餐的礼节,酒桌上的文化......



而中国古代的餐具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随着文化和生产技术的发展进步,国人饮食结构和饮食方式的变化,无论种类、形制,还是材质和生产工艺,都经历了由单一、简陋向丰富、多样、精致的变化。


中国古代饮食器具按照材质可分为六大类:陶器、瓷器、青铜器、金银器、玉器、漆器等。不同器具的美,都带给了食者美妙的享受。


中国古代的饮食器具按功能主要有食器、酒器和炊具三类。古代食器主要有:皿、簋、簠、豆、盂、案、匕、俎、箸;古代炊具主要有鼎、鬲、镬、甑、甗;古代酒器主要有:尊、爵、觥、壶、杯、卮、卣、罍、缶、斝。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谷雨·养生|饮食宜清淡温和,晨起要开窗换气,可多按揉这个穴位
今迎谷雨,这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后寒气渐散,湿气渐重,人也易感外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内科朱文伟主任医师指出,谷雨养生既要顺应春生之气,为盛夏蓄

0评论2025-04-279

从“吃”入手,这里将有四季三餐沉浸式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
作为浦东新区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提升行动项目,中医养生的 “三餐四季”-治未病走进社区长者食堂今天在高桥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启动。市第七人民医院以社区长者食堂为据点,从“吃”入手开展四季三餐沉浸式中医药养生文

0评论2025-04-27345

多维创新升级 碧生源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茶饮新体验
当下自我调养意识觉醒,生活品质追求攀升,健康与便捷成消费关键。为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健康与方便的消费升级需求,碧生源对旗下保健茶进行了全方位的多维升级,从原料到工艺,再到使用体验,每一步都精益求精,只为给

0评论2025-04-23234

老年人饮食有“八好”,护佑健康更长寿,转给家里长辈~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对营养的需求和消化吸收能力也发生了变化。中医饮食调护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养生方式,强调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对于促进老年健康

0评论2025-04-2120

实用收藏!9种不同体质的养生食补法
易感冒的气虚质、喜暖怕冷的阳虚质、怕热不怕冷的阴虚质、爱长痘的湿热质、体型肥胖的痰湿质……你是哪种体质特点?进补养生各有宜忌,有什么合适的食补药膳?实用养生宜忌食谱,参考试试。(中国中医)

0评论2025-04-2122

谷雨养生:与春末的健康之约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处于春夏之交。常说“雨水生百谷”,谷雨前后气温回升快,早晚温差大,雨量开始增加,湿气大。越是如此变换,养生越要注意柔和适度,这样才能固住健康、平稳过渡。01谷雨养生原则● 调

0评论2025-04-21348

春季养肾正当时:顺应天时,巧用“作息+饮食”!
每年春季,肾病门诊量也会随之增长,蛋白尿反复、水肿加重等问题发生率较高。今天,浦东新区浦南医院中医科汤璐敏副主任医师来解析春季肾病特点,提供实用调养方案。肾病为何易反复风邪袭表,水肿易发春季主风,风性

0评论2025-04-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