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大学毕业以后来到东北安家落户,因为所居住的城市是国内知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因此稳定下来以后每年都会接待来自外地的亲朋,他们来到东北以后都会发出由衷的感叹,跟他们想象的不一样。
我的三叔家是石家庄的,他们那里是根据山海关来划分跟东北界限的,也就是山海关以内称为“关内”,山海关以外称为“关外”,一般出门来东北都是称呼去“关外”。
我三叔头一次来我家的时候还闹过笑话,因为在他的印象里关外特别冷,所以还专门买了一个大皮帽子,结果来了以后发现我们这里冬季的气温比石家庄还要暖和很多。
东北的地方很大,各地的语言和气候条件不一样
一,东北的口音各地都有区别
①.黑龙江的口音说起话来比较硬一些,虽然是比较接近普通话,但是其间会夹杂很多的语气助词,比如形容一种东西好吃,他们会在加个“成”、“老”、“贼”,听到“成香了”、“老香了”、“贼香了”这些话,那么你可以判断出他肯定是黑龙江人,因为辽宁和吉林人说话基本不会带这种口头语。
②.吉林人说话就要柔和很多,口头语不是太多,而且吉林人说话发音各方面比较接近普通话,但是说最后一个字时喜欢咬牙根,给人感觉说话比较冲。
③.辽宁地区因为海岸线比较长,因此各地的口音还不太一样,靠近山海关的锦州、葫芦岛等辽西地区,说话时平仄不太能分清,跟关内的秦皇岛地区比较相似;沈阳、鞍山、抚顺地区说话又是一个音调,给人感觉话音硬,但是普通话说得好;铁岭等靠吉林一带的地方,说话的语气和语速特别有亲和力,善于拉高声调来提升自己的感情;丹东和大连地区基本跟山东胶东沿海一样,也就是一股“海蛎子”味,其中最好听的就是庄河话,让人听了感觉特别幽默,大连和丹东人去山东沿海城市,基本当地人都会因为就是本地人。
二,东北三省的各地气候也不一样
①.黑龙江和吉林地区冬季是比较冷的,因此冬天去这两个地方要注意保暖,不过黑龙江和吉林的春夏升温比较快,五一以后昼夜温差很大,白天可能到30多度,夜晚可能会在不到10度。
②.辽宁地区沈阳以北比较冷,但是大连可以说是冬暖夏凉,冬季最低气温低于零下10度的时候很少,葫芦岛、锦州和盘锦一带气温夏天比大连略高,冬季比大连略低,但是也不是那么太冷,跟关内的很多地方类似。
东北各地的饮食习惯也不相同
①.黑龙江因为冬季气温寒冷,因此这里的人喜欢吃炖菜和熏酱食物,一般讲究食材酥烂入味,菜品上桌后特别讲究温度,因此黑龙江地区的餐馆上菜喜欢用酒精炉来加热,菜主要就是用大酱和白糖混合调出来的咸鲜口味的,菜品的颜色基本以酱的颜色为主,因此给人感觉有些黑黢黢的。
②.吉林的菜讲究带点甜辣的味道,这可能跟境内朝鲜族居民比较多有关,菜品虽然也以炖为主,但是拌制的凉菜比较多,颜色也要比黑龙江的菜靓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