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冬季养生 四道食疗方用起来

2023-02-07 17:279900

 12月7日迎来了大雪节气,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天气变得异常寒冷,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南方也迎来了强冷空气。这时,很容易出现怕风、皮肤冻裂、手脚冰凉、麻痹不适等症状。寒冷对体弱者、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尤为不利。那么,大雪节气后该如何养生?


  广州市中医医院的专家表示,日常生活方面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忌蒙头睡觉,饮食方面限制高胆固醇、油脂的摄入,多喝热水,特别是清晨起床后可以马上喝一杯热水。


  寒冷天气


  别忽视这5大方面


  随着老龄化及生活节奏的改变,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导致的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寒冷天气,会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病。


  广州市中医医院脉管炎科黎建华主任指出,寒冷对体弱者、老年人和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尤其不利,这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5方面:


  1.避免着凉


  冬季是血管疾病高发期,因为寒冷常常引起血管收缩,导致心脏或肢体缺血,诱发疾病。此时这类患者以及体弱者、老人小孩等要随时注意保暖,出门戴口罩、帽子、手套、围巾等,避免着凉。


  2.戒烟


  烟里面含有尼古丁、焦油等大量有害物质,其中尼古丁能收缩血管,造成血管疾病加重。戒烟是预防和治疗周围血管病的重要措施。


  3.忌蒙头睡觉


  冬季很多人怕冷,就会蒙头睡觉,但蒙头睡觉会使被窝内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等增多,容易诱发血管疾病。


  4.保持大便通畅


  排便过于用力会使腹内压力增高,动静脉内压增高,容易诱发心绞痛、血管瘤破裂、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血管病患者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平时应有意识地多吃一些含纤维尤其是粗纤维较多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五谷杂粮等。一旦发生便秘,切不可强行排便,而应该通过饮食或者药物来改善。


  5.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和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但冬季人体消耗的能量较多,如果运动太剧烈,反而会增加循环的负担,得不偿失,因此强调运动要适度。


  饮食:限制高胆固醇高油脂,多饮热水


  中医养生学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大雪节气之后更要注意“养藏”。从饮食养生的角度来说,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饮食要均衡


  均衡饮食,才能全面满足身体需要,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宜多食鱼类、燕麦、黑芝麻等食物。多吃新鲜绿色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山楂、黑木耳等。蔬菜一天的量应该在400-500克为宜,水果在100克为宜。


  2.限制高胆固醇、油脂的摄入


  高胆固醇、油脂等食物选择不当或进食过量都会增加血管病发病风险。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尽量用植物油烹饪,少食动物的内脏,如肝、肾、脑等组织。避免油炸、油煎的食物。


  3.减少钠盐摄入


  每日摄入食盐量不宜超过6克。尽量减少咸肉、罐头、火腿、加碱发酵的食品等高钠食物的摄入。


  4.多饮热水


  多喝热水可以帮助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特别是清晨,建议大家起床后喝一杯热水,这样做有利尿、帮助排便、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作用。


  皮肤冻裂手脚冰凉这四道方用起来


  除了生活习惯、饮食上注意外,黎建华还开出了几款食疗方,可帮助起到养血通脉、活络祛寒、宁心安神等作用,感兴趣的街坊们不妨一试:


  1.养血通脉茶


  材料:丹参6克、三七5克、龙眼肉10克


  做法:以上为一剂用量,三味药混合后用水300毫升煮开15分钟,过滤去渣当水饮用。每天一次。


  功效:活血通络,养血安神。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丹参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减轻心肌缺血的程度,还具有降压作用,对微循环障碍有改善作用。三七能抑制血小板功能及促进纤溶的作用,可降低血胆固醇和调节免疫力。龙眼肉可改善内分泌、调节免疫力,具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


  此茶适用于各类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保健治疗,可长期服用。孕妇忌用。


  2. 猪蹄毛冬青汤


  材料:猪蹄1只,毛冬青根200克,鸡血藤50克,丹参50克


  做法:加水共煮至蹄烂,去药渣,吃肉饮汤。


  功效:活血化瘀生新, 脉管炎、静脉炎等病人日常可服用。


  3.参归粥


  材料:当归头20克,红参10克,丹参20克,熟地2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当归头、红参、丹参、熟地放入砂锅内加水煎60分钟,取汁与粳米同煮粥食。


  功效:补气养血活血,年老体虚的血管病病人可服用。


  4.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


  做法:当归洗净、生姜切片、羊肉过水后同下锅,加水煮至肉烂,吃肉饮汤。


  功效: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特别适用于体质虚寒的人日常食用。但易上火、口腔溃疡、手足心热的人,以及发热咽喉疼痛者,不宜服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国风养生盛宴”邀您相约东丽区
央广网天津6月18日消息(记者褚夫晴 实习记者黎小漫)夏至临近,草木葱茏,东部新城东丽区万达广场内外已悄然弥漫药香。6月20日,在这片现代与传统交汇的热土上,“潮起津卫·国韵养生”天津市中医文化市集东丽站暨

0评论2025-06-18369

首届华夏大健康养生文化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央视网消息: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战略布署,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指示精神,6月16日,由华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首届

0评论2025-06-18368

碧生源养生保健茶如何成为年轻人的健康新方?
在当下药食同源理念的深入影响下,消费者正逐步实现从“药养”到“食养”的转变。年轻人虽常将“好身板”挂在嘴边,可在身体没有明显不适时,依旧吃香喝辣、熬夜狂欢。于是,植物饮料以其轻松养生的特点,成为众多养生方

0评论2025-06-18475

养生夜市火爆,医生科普忙不停
尽管下着大雨,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门诊大楼里,“养生夜市”“夜间门诊”里人头攒动。人们惊喜看到,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们不再只是问诊把脉、开药方,而是可以把中药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薛俊超向市民科普中药材。

0评论2025-06-132282

用规范持久护航养生水的活力市场
随着暑期到来,常光顾便利店饮料货架或冷饮柜的消费者们可能发现,货架上的“养生水”饮品越来越多、样式也越来越杂了。这些或是泡着黄芪、或是浮着桑葚,或瓶身上绽着一朵玫瑰的养生水,正顶着“东方滋养”“草本活

0评论2025-06-13380

用规范持久护航养生水的活力市场
随着暑期到来,常光顾便利店饮料货架或冷饮柜的消费者们可能发现,货架上的“养生水”饮品越来越多、样式也越来越杂了。这些或是泡着黄芪、或是浮着桑葚,或瓶身上绽着一朵玫瑰的养生水,正顶着“东方滋养”“草本活

0评论2025-06-13149

中信建投:新消费驱动保健品重估,饮料啤酒等将迎旺季催化
人民财讯6月3日电,中信建投研报称,食饮板块第一季度季报仍然保持较高质量,4月份以来总体保持稳定。两会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中央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全方位指

0评论2025-06-03167

去医院吃面包?这届年轻人真会“养生”!
 去医院吃面包?对!你没有听错。  继在中药房买酸梅汤后,年轻人又解锁了新的养生方法:去医院、医学院买面包!从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阿胶软欧包,到扬州市中医院食堂的药膳面包,再到社交媒体上“朋克养生

0评论2025-06-0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