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精准饮食是噱头还是真的有用?Nature的答案来了

2021-07-08 16:402440

  

  

说到减肥,你也许对“膳食纤维减肥法”的大名也有所耳闻吧!近期,发表于NATURE的一项研究显示,通过关注膳食纤维对肠道微生物的调节,再次验证了饮食干预对促进健康是有效的。该文的作者强调了肠道微生物组的可塑性,还提到了最近火起来的一个新兴概念:“精准营养”。

“精准营养”是指:依据饮食中的特定成分,对不同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人群)甚至不同情况的个体,量身定制不同的饮食方案,去调节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这种调节可以做到精准、量化,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比如,通过给予有益菌能够降解的膳食纤维,帮助超重人群达到减重目的。

但这所谓的“精准”,是真的能够做到,还是只是噱头?为此,我们“医学界”有幸对话肠道微生物方面的专家赵立平教授,为我们揭开膳食纤维调节肠道微生物的神秘面纱!

饮食干预治疗?赵教授:当然能做到

提到能否通过饮食调整和改善菌群结构,达到减重、降血压、降血糖的效果,从而用于临床上去治疗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赵立平教授毫不犹豫地予以肯定。

赵教授解释道,因为每天会有相当一部分肠道细菌随着大便排出体外,大便中约50%都是细菌,所以肠道细菌需要不停地生长,弥补被排出的细菌,才能维持数量上的动态平衡。如果肠道细菌生长的速度赶不上排泄的速度,一段时间后细菌可能会从肠道中被排空。

而肠道细菌的生长需要能量,其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来自食物中不能消化吸收的物质,一部分来自肠道自身产生的一些化合物,如肠道分泌的黏液(其主要成分是糖蛋白)、胆汁、脱落的死细胞等。

碳水化合物在人的饮食里占比最高,一部分能够被消化吸收,如淀粉、简单的糖类,会快速升高血糖,增加热量,摄入过多可能对健康不利;另一部分不能被消化吸收,如膳食纤维,其逃过消化系统的降解吸收后,到达肠道下端,成为肠道菌群的优质能源。

有趣的是,依靠膳食纤维提供能源生长的细菌中,多数是有益菌;而利用肠道中产生的糖蛋白、死细胞等物质作为能量的细菌,大多是有害菌。

因此,只要给有益菌提供其需要的膳食纤维,让有益菌成为优势菌群,完全可以实现调整肠道菌群的目的。

赵教授谈到,他的团队早在2018年于SCIENCE发表的研究已经证实,高膳食纤维饮食治疗糖尿病,确实是有效果的,而且效果很好,甚至对难以减重的遗传性肥胖“小胖威利综合征”,也有良好的疗效。

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精准营养:

未来的必然趋势,但不可乱炒概念

能不能做到精准?赵教授认为可以,但有条件。

“不能随便乱补膳食纤维。”赵教授明确指出,并非所有膳食纤维都能让有益菌生长成优势菌,他又提到他们做的膳食纤维调节肠道菌群治疗糖尿病的实验,“许多细菌单独去看时都能利用膳食纤维,我们检测到了141种这样的细菌,但只有15种细菌能真正利用额外供给的膳食纤维长成优势菌,其他的细菌数量基本不变甚至下降。”

现在商业上提供的膳食纤维,绝大多数是结构较简单、溶于水无色的膳食纤维,其被称为益生元,可加在各种食物、饮品中,加工和使用方便,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因为结构简单,不光有益菌能利用,很多有害菌也能利用其成为优势菌,在本来肠道菌群结构就不好的个体中反而可能会起到有害作用,所以不能随便乱补膳食纤维。

因此,想要“扶植好菌、抑制坏菌”,需要先有明确的靶点,知道什么是好菌,什么是坏菌,而靶点的明确依赖于菌群的检测与分析技术。

赵教授提到,现在的微生物测序技术可以检测到几乎所有肠道菌群成员的DNA序列数据。只要给测菌群结构的公司提供一份粪便样品,就能拿到一份详尽的体内细菌的检测报告,里面罗列着各种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数据量庞大,看起来非常可观。但现有的菌群分析报告却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缺陷:其依靠地位来判断细菌好坏的方法有本质的错误,进而导致后续得到的分析结果变得鸡肋。

检测公司用生物学上的分类方法按照DNA序列对肠道细菌分类到“种”“属”等不同的分类单元水平。但是,“属于同一个种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基因差异只有0.1%,但细菌却不是这样。同一个种内的细菌菌株,基因可以有30%的不同,同一个属的细菌甚至有75%的不同。因此,同一个“种”或者“属”里,可以既有好菌,也有坏菌。把“种”“属”这样的分类单位作为判断细菌好坏的单元,是谈不上准确性的,必须要精准到菌株水平。”赵教授生动地作出比喻,“就像要识别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必须要精准到个体水平。像人口普查一样只知道个大概的分类,没法判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目前在微生物进行研究的领域,长期以来都把分类学单位当作功能单位来作报告或研究,这是没有办法实现精准的。赵教授明确道:“所以,要想做到精准和量化,必须在微生物组本身的测定技术上,摆脱对分类学的依赖。”

赵教授坦言:“所谓用肠道菌群做靶点、‘精准营养’的概念,即不超前也不新鲜,只是现在才被大众所关注。但能否做到精准,不是取决于概念,而是取决于技术与研究的水平。”

“要想拿出一种膳食干预方案治疗疾病,要走两步,一是要提出一个基础方案,与现有治疗方案做头对头的随机对照实验,证明你的方案优于现有方案;二才是将这个方案个性化,没有第一步的方案,直接谈个性化,那就是一句空话。”赵教授一再强调,“对菌群的精准检测、精细的营养干预,一定是未来的发展大势,但不能过分营销个性化的概念,否则会损害科学的声誉,不利于行业的扎实、健康地发展。”

专家建议:膳食纤维不该被忽略

采访的最后,赵教授为临床上调整患者的饮食提出了一条宝贵的建议:蛋白质虽好,但不应被过分强调,应当更加重视膳食纤维的作用。

蛋白质太高、膳食纤维太少,是不平衡的饮食。过量的蛋白质如果消化不了,会促进利用蛋白质作为能源进行生长的细菌,会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物,加重肾脏的负担。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掉秤迅速的生酮饮食 会加速器官衰老?|科技观察
为了快速减重,于兰选择七天生酮食谱,据其他博主介绍,严格执行可以掉10斤左右。“我执行得还是挺彻底的,过程也不是很痛苦,就是不能喝奶卡有点不适应。”于兰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自己在戒掉所有碳水化合物的第七天

0评论2025-06-18457

网络纪录片《味道大师》——饮食口味里的风土人情(看台人语)
在美食纪录片这条拥挤的赛道上,食物和地域的关系,食材和人物的故事,似乎已经被“吃干榨净”。怎么拍才能调动观众味蕾,避免老生常谈,挑战不小。网络纪录片《味道大师》尝试从“酸甜苦辣咸”加上“鲜臭麻”几种口

0评论2025-06-18139

厨电新物种到厨房中国方案:饮食文化与烹饪科技的跨时空变革
提到厨房,大多数人第一认知是美食。提到厨电,更多人第一反应是烹饪美食。提到方太,许多人第一评价是高端厨电品牌。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家电圈发现,很多人对于厨房、厨电和方太的认知,看似很简单!不过,回望五千

0评论2025-06-18362

你以为的清淡饮食都错了,不同人的清淡饮食不一样
淡饮食,很多时候是在生病后来自医生或者家人的嘱咐,让病人更好地恢复。但是大家对着清淡饮食有着各种不一样的理解。有人认为喝粥最清淡,粥配小菜就是一顿;有人认为只要少油少盐,多吃蔬菜水果,就是在进行清淡饮

0评论2025-06-16141

科学的饮食,健康的基础
我国如今国泰民安,民众丰衣足食。可是营养学家却一直认为我国民众的营养有问题。总体的说法是 “某些营养素的过剩与不足并存”,即总热量与脂肪类食物摄入过多,而维生素与某些矿物质摄入不足。医学界亦认为这与一

0评论2025-06-16141

“四文四化”培育东坡饮食文化特色人才
东坡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是东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自升格挂牌之日起,就把传承和弘扬东坡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鲜明底色,陆续开办旅游酒店烹饪专业,开设“东坡茶艺”“东坡美食”课程,先后

0评论2025-06-16156

冰淇淋中加中药,真有养生功能?
冰淇淋中加中药,真有养生功能?医生表示:中医不提倡吃寒凉的食物山楂玉桂苹果、桂圆红枣米浆、茯苓薏仁……自中药饮品、中药面包等所谓的“中药食品”火出圈之后,某网红品牌让“草本冰淇淋”成为了社交媒体新宠。

0评论2025-06-16147

年轻人养生以食为补古法健身对抗久坐肥胖
养生人群逐渐年轻化,社交平台上,“养生食谱、中医养生、节气养生”等话题讨论踊跃。当代年轻人将“以食为补”视为养生核心,通过传统煲汤、养生茶滋补身心;在运动健身方面,既推崇“古法健身”的传统养生底蕴,也

0评论2025-06-1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