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重口味饮食危害健康,把两种食物搬上餐桌,补

2021-07-08 16:4162360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越来越爱吃重口味食物,家人亲自下厨做的饭菜,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食欲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卖行业逐渐兴起,很多上班族几乎每天都靠点外卖为生,但大部分外卖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健康,除了轻食沙拉之外,其他食物都存在高油、高盐、高糖的问题。


  


  但长期吃外卖,我们也会慢慢习惯外卖的口味,越来越容易接受重口味的食物,面对家人做的清淡食物时,也会觉得味同嚼蜡。其实这种饮食习惯正在伤害我们的味觉,威胁我们的健康,但大部分人却没有察觉到。


  重口味饮食如何危害人体健康?


  众所周知,重口味饮食是相较于清淡饮食而言的,主要有高油、高盐、高糖的特点。油脂是能量的主要来源,摄入过量,很容易引起肥胖,导致血脂升高,加速血栓的形成,引发血管堵塞。而盐分超标,也会威胁血管和肾脏的健康,导致血压上升,肾功能下降。摄入过量的糖分,除了会导致发胖以外,还可能诱发糖尿病。


  


  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要尽量纠正重口味的饮食习惯,因为这种不良习惯所引发的慢性疾病,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身上,如果想要留住健康,平安度过老年期,从现在开始就要调整饮食习惯,不要让重口味饮食夺走我们的健康。


  把两种食物搬上餐桌,在补充营养的同时,还能增强体质


  粗粮


  相信很多朋友都吃过粗粮,这类食物也是相较于精加工食物而言的,含有更加完整、全面的营养。虽然粗粮的口感吃起来没有精加工食物那么好,但正因为其“纯天然”、“未经加工”,所以还保留着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帮助我们有效控制血脂和血糖。


  


  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之后,在饮食方面也更挑剔了,经常吃一些大鱼大肉、饭后甜点等,而这些食物不仅会增加肠胃的消化负担,还会让人逐渐发胖,诱发各种慢性疾病。适量食用粗粮,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但需要注意的是,适当增加粗粮的摄入,并不代表吃得越多越好,因为粗粮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消化,对于肠胃不好的人、小孩、老年人来说,都是一种负担。在吃粗粮的时候,也不能忽略其他食物的摄入,饮食上做到种类多、营养全面,才能维持健康。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掉秤迅速的生酮饮食 会加速器官衰老?|科技观察
为了快速减重,于兰选择七天生酮食谱,据其他博主介绍,严格执行可以掉10斤左右。“我执行得还是挺彻底的,过程也不是很痛苦,就是不能喝奶卡有点不适应。”于兰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自己在戒掉所有碳水化合物的第七天

0评论2025-06-18457

网络纪录片《味道大师》——饮食口味里的风土人情(看台人语)
在美食纪录片这条拥挤的赛道上,食物和地域的关系,食材和人物的故事,似乎已经被“吃干榨净”。怎么拍才能调动观众味蕾,避免老生常谈,挑战不小。网络纪录片《味道大师》尝试从“酸甜苦辣咸”加上“鲜臭麻”几种口

0评论2025-06-18139

厨电新物种到厨房中国方案:饮食文化与烹饪科技的跨时空变革
提到厨房,大多数人第一认知是美食。提到厨电,更多人第一反应是烹饪美食。提到方太,许多人第一评价是高端厨电品牌。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家电圈发现,很多人对于厨房、厨电和方太的认知,看似很简单!不过,回望五千

0评论2025-06-18362

你以为的清淡饮食都错了,不同人的清淡饮食不一样
淡饮食,很多时候是在生病后来自医生或者家人的嘱咐,让病人更好地恢复。但是大家对着清淡饮食有着各种不一样的理解。有人认为喝粥最清淡,粥配小菜就是一顿;有人认为只要少油少盐,多吃蔬菜水果,就是在进行清淡饮

0评论2025-06-16141

科学的饮食,健康的基础
我国如今国泰民安,民众丰衣足食。可是营养学家却一直认为我国民众的营养有问题。总体的说法是 “某些营养素的过剩与不足并存”,即总热量与脂肪类食物摄入过多,而维生素与某些矿物质摄入不足。医学界亦认为这与一

0评论2025-06-16141

“四文四化”培育东坡饮食文化特色人才
东坡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是东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自升格挂牌之日起,就把传承和弘扬东坡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鲜明底色,陆续开办旅游酒店烹饪专业,开设“东坡茶艺”“东坡美食”课程,先后

0评论2025-06-16156

冰淇淋中加中药,真有养生功能?
冰淇淋中加中药,真有养生功能?医生表示:中医不提倡吃寒凉的食物山楂玉桂苹果、桂圆红枣米浆、茯苓薏仁……自中药饮品、中药面包等所谓的“中药食品”火出圈之后,某网红品牌让“草本冰淇淋”成为了社交媒体新宠。

0评论2025-06-16147

年轻人养生以食为补古法健身对抗久坐肥胖
养生人群逐渐年轻化,社交平台上,“养生食谱、中医养生、节气养生”等话题讨论踊跃。当代年轻人将“以食为补”视为养生核心,通过传统煲汤、养生茶滋补身心;在运动健身方面,既推崇“古法健身”的传统养生底蕴,也

0评论2025-06-1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