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天地人和话养生

2021-04-15 18:17780

《内经·素问》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作为大自然的精灵,只有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在这个宇宙时空中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养生是人们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为了保护生命、繁衍后代、保持健康所进行的一些自我保健方法。

现代养生是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去考虑,理解和对待人体的健康与疾病问题,是以“生物、心理、社会”等角度确立医学模式,以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其特征是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个体到群体,以医院扩大到社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以保障健康、延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天地人和,其核心思想为一个“和”字,经过几千年传承,已升华为一种境界,求同存异,对立统一,大同共生,凡得天时、地利、人和者,方可健康长寿。

应天时,人赖天地之气而生

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和气血运行与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一年之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时气候更迭,从而使万物表现出生、长、收、藏的变化规律。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外界环境包括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预防等,都有很大的影响,顺应时序的更移进行调摄护养,就会健康长寿;违背了它,就要患病早衰。

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四季养生,《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了“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养生要求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原则,并论述了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的各个季节的具体养生方法。在《黄节内经》的基础上,历代养生家总结出了许多四季养生的理论和方法。

春三月,属木,晚睡早起,节情欲以葆生生之气,少饮酒以防逆上之火,逆之则伤肝,肝旺脾衰,肝木味酸,木能胜土,土属脾主甘,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

夏三月,属火,生于长,养心气,火旺,味属苦,火能克金,金属肺,肺主辛,夏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食等,饱腹受寒,必生内疾。

秋三月,主肃杀,肺气旺,味属辛。金能克木,木属肝,肝主酸。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早睡早起,收敛神气,禁吐禁汗。秋气燥,宜食芝麻、梨、百合、银耳等以润其燥。

冬三月,天地闭藏,早卧晚起,暖足凉脑。曝背避寒,伏阳在内,心隔多热,切忌发汗以泄阳气。目勿近火,足宜常濯 。肾旺心衰,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耳,故宜养心,不可多食灸煿肉面之类。

顺地利,人赖天地气味以养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均不一样,因而人的疾病也有着地域性的差别,如寒冷地区人的毛孔腠理较紧密,外邪难侵,多内伤。热带地区的人腠理较疏松,病多痈疡。在一些山区多发生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病、克山病等疾病。海滨地区环境湿度大,常引发风湿性疾病。

唐代名医孙思邈说过,“凡用药,皆随土地所宜。江南岭表,其地暑湿,其人皮肤薄脆,腠理开疏,用药轻省;关中河北,大地干燥,其人皮肤坚硬,膜理闭塞,用药重复”。由于人们生活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差别较大,故其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不尽相同,突出反映食物的地域性,是提高食物疗效的重要方面,使是人体顺应不同地理环境的重要条件,如东南沿海地区潮湿温暖,宜食清淡、长于除湿的食物;西北高原地区寒冷干燥,宜食性温热,长于散寒、生津的食物。

人类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必须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应天时,顺地利,享人和,才能适应自然,健康生存。

享人和,天地人和生生不息

《内经》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为万物之本,亦为万世之主。人和的主体是“人”,中心思想则为“和”,这里的“和”是中和、平和、和谐、平衡之意。

中华传统养生科学为世人所瞩目,它与西方养生保健模式相比,有许多特点和优势,其中最精华的是中和养生,讲究凡事要有度。任何物质由量变可引起质变,质与量的统一即为度,故中和养生的最大特点是度,度在养生学上就是和谐,就是平衡。

平衡、和谐的养生理论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的。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哪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影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整体不外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体内各脏腑组织的相互关系。人在自然界生存,就不能脱离自然,而且必须适应自然。只有达到人与自然想适应,体内脏腑、气血才能达到平衡统一。中医学认为,根据所处的季节不同(天时),地区不同(地利)以及个人身体不同来调配饮食和养生保健,使生活有规律,这个规律既符合人体生理规律,也符合自然规律,就是天地人和。

因此说,健康是一种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黄帝内经》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生活于天地之间,时空之内,形神机能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科学养生必须置人于环境之中,加以重视,给以考量。季节更替、昼夜变化、地域高下、水质土矿、植被绿化、家居摆设,乃至于社会地位、生活境遇、人际事宜等均可影响身心健康,适之则有利养生,逆之则有害健康,切请慎调为要。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国风养生盛宴”邀您相约东丽区
央广网天津6月18日消息(记者褚夫晴 实习记者黎小漫)夏至临近,草木葱茏,东部新城东丽区万达广场内外已悄然弥漫药香。6月20日,在这片现代与传统交汇的热土上,“潮起津卫·国韵养生”天津市中医文化市集东丽站暨

0评论2025-06-18355

首届华夏大健康养生文化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央视网消息: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战略布署,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指示精神,6月16日,由华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首届

0评论2025-06-18355

碧生源养生保健茶如何成为年轻人的健康新方?
在当下药食同源理念的深入影响下,消费者正逐步实现从“药养”到“食养”的转变。年轻人虽常将“好身板”挂在嘴边,可在身体没有明显不适时,依旧吃香喝辣、熬夜狂欢。于是,植物饮料以其轻松养生的特点,成为众多养生方

0评论2025-06-18464

养生夜市火爆,医生科普忙不停
尽管下着大雨,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门诊大楼里,“养生夜市”“夜间门诊”里人头攒动。人们惊喜看到,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们不再只是问诊把脉、开药方,而是可以把中药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薛俊超向市民科普中药材。

0评论2025-06-132268

用规范持久护航养生水的活力市场
随着暑期到来,常光顾便利店饮料货架或冷饮柜的消费者们可能发现,货架上的“养生水”饮品越来越多、样式也越来越杂了。这些或是泡着黄芪、或是浮着桑葚,或瓶身上绽着一朵玫瑰的养生水,正顶着“东方滋养”“草本活

0评论2025-06-13370

用规范持久护航养生水的活力市场
随着暑期到来,常光顾便利店饮料货架或冷饮柜的消费者们可能发现,货架上的“养生水”饮品越来越多、样式也越来越杂了。这些或是泡着黄芪、或是浮着桑葚,或瓶身上绽着一朵玫瑰的养生水,正顶着“东方滋养”“草本活

0评论2025-06-13138

中信建投:新消费驱动保健品重估,饮料啤酒等将迎旺季催化
人民财讯6月3日电,中信建投研报称,食饮板块第一季度季报仍然保持较高质量,4月份以来总体保持稳定。两会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中央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全方位指

0评论2025-06-03154

去医院吃面包?这届年轻人真会“养生”!
 去医院吃面包?对!你没有听错。  继在中药房买酸梅汤后,年轻人又解锁了新的养生方法:去医院、医学院买面包!从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阿胶软欧包,到扬州市中医院食堂的药膳面包,再到社交媒体上“朋克养生

0评论2025-06-0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