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天,都是战争,一直在考验着父母的耐心和智慧。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几乎成为很多父母头疼的问题。
有些孩子只要一吃饭就满地跑,父母就跟在屁股后面使劲追。有的孩子爱挑食,父母怎么威逼利诱都没有效果。
有些孩子只有看着动画片,喂一口张一下嘴,动画片结束,吃饭也宣告结束。面对这些情况,家长都不知所措。
想要身体好,首先得吃饱。这是父母最朴素的愿望,如果这口饭喂都喂不下去,如何保证营养,如何保证长得高长得壮?
其实,要想让孩子好好吃饭,首先还是得找到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利用合适的方法,让孩子乖乖回到饭桌前。
01
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原因
首先、有偏食的现象
其实,孩子从一两岁的时候,就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包括对食物的喜好,这是孩子的主观意识。
另外,家长饮食偏好、日常饮食较为单一、不注意烹饪方法、父母过于迁就和溺爱、不愉快的进餐经历等等,这些都是造成孩子偏食的客观原因。
其次、孩子已经吃饱
父母总是怕孩子吃不饱,总觉得孩子说已经饱了,那是说谎,所以会逼着孩子一直吃,直到家长“觉得他饱了”为止。其实,这是人之常情,孩子实在吃不下了,磨磨蹭蹭属于正常现象。
最后、吃饭没规律
父母工作忙,经常忙完工作忙家庭,吃饭没有规律,完全按照父母的时间来确定吃饭时间,没有顾及孩子的身体和精神状况。
比如刚刚睡醒,或者孩子刚刚运动完,就赶紧让孩子吃饭,孩子还在懵懵懂懂的,怎么可能有心情好好吃饭。
02
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危害
造成孩子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
孩子不好好吃饭,要么是吃太多,要么是没有吃饭的欲望。这两种情况都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吃的太多,营养过剩,容易喂出一个小胖子;吃的太少,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无法跟上,影响健康。
引发肠胃疾病
如果吃的太多,对肠胃造成额外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多余的食物不能有效消化而发生积食。
而且过多的食物会挤压隔膜,让肺部空间过小,造成呼吸困难。如果挤压其他内脏,还会造成腹部疼痛。
影响生活效率
不良的饮食习惯,首先导致孩子营养摄入的过剩或不足,会使得孩子身体健康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其正常的学习、游戏等。
吃饭时产生的厌恶情绪,以及父母不恰当的喂饭方式,会对孩子心理上造成影响,从而使得孩子情绪低落,无法保持愉悦,从而影响生活质量。
03
父母可以尝试鲶鱼效应让孩子好好吃饭
已经知道了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原因和危害,父母们就需要行动起来,不妨运用鲶鱼效应让孩子乖乖吃饭。
什么是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是指通过沙丁鱼的天敌鲶鱼,去搅动沙丁鱼的生存环境,也激活了沙丁鱼的求生能力。
运用于生活中指的是通过一种手段或者措施,刺激某一群体活跃起来。父母想要孩子吃饭,就要找到这条“鲶鱼”,也就是激励手段。
第一点、创造良好的吃饭环境
孩子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因为环境刺激而分心,导致吃饭时不专心。所以,父母
必须在孩子吃饭时,将可能的干扰因素屏蔽,比如电视的画面和声音等。其次,这个环境的外延也包括菜品的形状、颜色等,是否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就需要父母不仅要注重营养,也要注意色香味的完美呈现,将孩子的眼光吸引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