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夏日养生:无厌于日,使志无怒

2023-07-05 14:245120

夏至已过,面对炎炎夏日,如何通过养生来固护正气,提高自身免疫力,成为广大市民关心的话题。

夏日时节,人体阳气同自然界相应而旺盛于外,内脏同体表相比反而处于阳气相对不足的状态。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一定要注意固护正气,提升、扶助自身阳气,祛除机体的寒邪,有助于保护相对“阳虚”的脏腑。下文就一些夏季养生的理念和方法作总结归纳。

养阳最重要

人们在夏季有着“避暑乘凉”的固有观念,加之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解暑降温的起居、饮食方法唾手可得,人们往往过度乘凉饮冷,很多人在夏季没有更好地调养阳气,反而更损阳气。

夏季养阳首先要做到忌贪凉过度。将空调调至26℃以上,避免对着空调、风扇直吹;夜间定时空调时间,入睡后空调自动关闭,避免整夜开窗直吹身体。避免“人造寒邪”侵袭人体体表、脏腑,造成乏力、困倦、关节酸痛、食欲不佳、腹痛腹泻等寒邪伤阳的空调病表现。

同时,忌饮食过凉。冰激凌、冰西瓜、冰啤酒、冰咖啡等已成为很多人的夏季标配饮食。殊不知,这些温度过低、性味寒凉的饮食使夏季不仅没有“养阳”,反而容易“伤阳”。

普通人群在夏季要减少冰镇饮食或大量寒性果蔬的摄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群更要远离此类食品。

心静自然凉

夏季和五脏之“心”在五行上同属于“火”。炎热的夏日,火邪容易耗伤心阴,使心火偏旺,因此很多人在夏季容易心烦气躁,违背了《黄帝内经》中“使志无怒”的夏季养生原则。

在整个夏季要注意控制好情绪,多读优美的文章、多听悠扬的音乐、多想喜悦的事情,俗语所说的“心静自然凉”是很有道理的。

饮食有“三要”

夏季高温,容易让人出现疲倦、口干舌燥等不适症状。因此,夏季的饮食保健尤为重要,以下提炼饮食“三要”。

■要清淡

夏季,身体的阳气随着自然界阳气而旺盛于外,加之雨水较多至外界湿气较重,脾胃出现相对阳气亏虚、湿邪困阻的状态。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脾胃运化,油腻、辛辣、烟酒、浓茶等饮食则使本就虚弱的脾胃运化不利、升降失常,出现食欲不佳、腹胀、便溏等症状。

■要酸甘微苦

夏季的火邪、暑邪容易伤人津液,使人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的感觉。中医认为,性味酸甘的食物可以生津化阴,推荐乌梅汤、糖拌西红柿、糖醋拌黄瓜等;苦味的食物具有清心解暑、清热祛湿的作用,推荐凉拌苦瓜百合、凉拌西芹等菜品,但平素脾胃虚弱人群需注意减量。

■要卫生

当本就虚弱的脾胃加上性寒饮食的负担,再遇到不卫生的食物,势必会导致急性胃肠炎等疾病的发生。夏季饮食要注意果蔬清洗干净、避免食物久置、防止蝇虫污染、就餐环境择优等。

睡好“子午觉”

夏季养生要做到“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子时(23时至1时)是阴气最盛、阳气较弱的时候,子时深度睡眠可以滋养阴气,固护阳气。子时气血流注胆经,睡眠可滋养肝阴,疏利胆气,对肝胆养生具有重要作用。

午时(11时至13时)阳气最盛,阴气萌生,为心经所主。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午睡半小时左右,可滋养心阴,使神清气爽,脏腑调和。

适量运动好

“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告诉我们,夏季养生要适当早起,不能因炎炎烈日而过多待在冷气十足的空调房里,要走出去适度运动、适度出汗,才能顺应阳气的升发,使气血流畅。

当然,夏季运动也要避开气温最高的时间,最好选择早晨、傍晚等气温适宜的时间段。运动量不宜过大,过量出汗会加速暑气对人体气阴的消耗,建议选择慢跑、广场舞、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方式。

祛湿有妙招

眼下正值梅雨季节,降雨频繁,湿度较高,加之暑邪多挟湿邪共同侵袭人体,常出现乏力、头晕、恶心、纳差、腹胀、大便粘腻、舌苔厚腻等湿邪困阻的表现。

因此,夏季养生也应注意祛湿,推荐以下祛湿妙招。

■夏月祛湿粥

将适量等份的炒薏苡仁、白扁豆、赤小豆、绿豆、芡实浸泡一夜,将干荷叶细条纳入纱布袋中,一起煲粥。本品有健脾祛湿、清暑利尿的功效。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祛湿香囊

将艾叶10克、藿香15克、佩兰15克、苍术10克、白芷5克、桂枝5克剪成小块、小段,或研磨成细粉装入茶叶浸泡袋中,纳入香囊,放于衣服口袋、室内通风处、枕边等处。

■祛湿穴位

丰隆:属足阳明胃经穴,小腿外膝眼和外踝两点连线中点,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两指宽度)。

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每天可用拇指均按揉以上穴位5次,每次30下;也可用艾灸、刮痧板点穴、揿针等方法刺激以上穴位。

■祛湿泡脚方

生姜5片、艾叶10克、桂枝10克、肉桂5克、陈皮15克、藿香15克、佩兰15克以上药物放入纱布袋,蒸锅中加2.5升水并加入药包,煮沸后改文火煮20分钟后,用药液泡脚。注意水不宜过烫,糖尿病患者应控制在40℃以内;不宜泡过久,10至15分钟即可。

作者:矫健鹏(长征医院中医科医生)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国风养生盛宴”邀您相约东丽区
央广网天津6月18日消息(记者褚夫晴 实习记者黎小漫)夏至临近,草木葱茏,东部新城东丽区万达广场内外已悄然弥漫药香。6月20日,在这片现代与传统交汇的热土上,“潮起津卫·国韵养生”天津市中医文化市集东丽站暨

0评论2025-06-18360

首届华夏大健康养生文化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央视网消息: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战略布署,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指示精神,6月16日,由华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首届

0评论2025-06-18360

碧生源养生保健茶如何成为年轻人的健康新方?
在当下药食同源理念的深入影响下,消费者正逐步实现从“药养”到“食养”的转变。年轻人虽常将“好身板”挂在嘴边,可在身体没有明显不适时,依旧吃香喝辣、熬夜狂欢。于是,植物饮料以其轻松养生的特点,成为众多养生方

0评论2025-06-18468

养生夜市火爆,医生科普忙不停
尽管下着大雨,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门诊大楼里,“养生夜市”“夜间门诊”里人头攒动。人们惊喜看到,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们不再只是问诊把脉、开药方,而是可以把中药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薛俊超向市民科普中药材。

0评论2025-06-132275

用规范持久护航养生水的活力市场
随着暑期到来,常光顾便利店饮料货架或冷饮柜的消费者们可能发现,货架上的“养生水”饮品越来越多、样式也越来越杂了。这些或是泡着黄芪、或是浮着桑葚,或瓶身上绽着一朵玫瑰的养生水,正顶着“东方滋养”“草本活

0评论2025-06-13374

用规范持久护航养生水的活力市场
随着暑期到来,常光顾便利店饮料货架或冷饮柜的消费者们可能发现,货架上的“养生水”饮品越来越多、样式也越来越杂了。这些或是泡着黄芪、或是浮着桑葚,或瓶身上绽着一朵玫瑰的养生水,正顶着“东方滋养”“草本活

0评论2025-06-13142

中信建投:新消费驱动保健品重估,饮料啤酒等将迎旺季催化
人民财讯6月3日电,中信建投研报称,食饮板块第一季度季报仍然保持较高质量,4月份以来总体保持稳定。两会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中央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全方位指

0评论2025-06-03158

去医院吃面包?这届年轻人真会“养生”!
 去医院吃面包?对!你没有听错。  继在中药房买酸梅汤后,年轻人又解锁了新的养生方法:去医院、医学院买面包!从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阿胶软欧包,到扬州市中医院食堂的药膳面包,再到社交媒体上“朋克养生

0评论2025-06-0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