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当90后开始补“胶”

2023-07-20 16:271700

张宇的“创业”缘自一场“叛逃”。

父辈从事制药行业,张宇从小在军医大院长大,他深知,千年来中华文明社会临床沉淀下的宝藏,无比珍贵。2014年,他放弃接棒家族企业,从老家“叛逃”回广州,从零开始创业,官栈就此诞生。

如今,每天都有超过3万份“官栈”牌花胶产品,发到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

其中,随着中式滋补品年轻化趋势进一步凸显,花胶频繁地出现在90后的世界中,90后成为中式滋补品的主力军。

以花胶为例,开盖即食的白桃乌龙花胶、荔枝玫瑰花胶、紫米牛奶即食花胶、抹茶蜜豆即食花胶……年轻一代对零食化营养品、即食类滋补品有明显的偏爱,而中式滋补品也正在从老龄人群向中青年人群方向逐步深化和普及。

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叙事。赏心悦目、滋味醇厚的花胶,历经千年时间烹煮,已同文化与乡愁一道,由口入胃,直抵心间。

“传统滋补品是优秀的文化瑰宝,其背后有着完整的中医体系认知逻辑。”在张宇看来,中式滋补,以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为基础,蕴藏着中国人上千年的养生智慧,应如陈酒,愈老愈香。

“薛定谔”式的功效、原材料标准化程度低、食材处理麻烦……与张宇的“如获至宝”不同,种种因素让传统滋补品蒙上“玄学”面纱。

对此,张宇希望,以科学循证的方式让中式新滋补“自证价值”,从而打破消费者对中式滋补品的“玄学”印象。张宇的初衷是,让认知“断代”的传统滋补品和背后所代表的岭南饮食文化焕发新活力。

如今,官栈专注于新一代滋补消费品,4年时间,就“狂飙”成业内花胶领导品牌,获得2022年广州“未来独角兽”创新企业称号,开创了花胶品类的细分第一。

在当代年轻人“朋克养生”的风口下,如何让新一代消费者知道、了解和信任滋补品,这是包括官栈在内的滋补品牌要面对的课题。那么,官栈是如何破题的?

回到“原点”

官栈在“狂飙”前,曾面临惨痛的失败。

“2012年我开始想要做花胶,最早是在家族企业孵化的。”背靠家族企业,有钱、有技术、有渠道的孵化,却在一年半后以失败收场,张宇反思,“没有围绕用户创造价值”是根本原因。

痛定思痛,张宇回到广州,重新出发,回到“原点”——用户,官栈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像拼图一样,把用户需求一块一块拼起来。

围绕用户,张宇盘活之前积累下的5万用户,以发放问卷、洞察社交媒体、共创、建立私域群组、创建焦点小组的方式获得了用户需求的“拼图”。平均每个产品可以收获大概7000条来自用户的直接反馈。

知道用户“要什么”还不够,官栈的“杀手锏”是数据收集后的痛点体系排序以及弹性测试。

基于数字化调查、深度沟通下的用户需求,官栈会在价值模型中排序出一、二、三级痛点,根据级别的不同,在产品的投入上也会有所侧重,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多样需求。

用户的真需求,是官栈的原点。迭代升级还在继续,至2021年,官栈的价值模型已经完成了第三个版本的迭代,目前,官栈大约有130万用户,而基于精准度量的用户洞察大约能够横向放大十倍,即1300万。

“为了卖雪糕,自己连冰箱都造了”

“账面上只有一千万,却要花三千五百万去建一个工厂。”

“为了卖雪糕,把冰箱给造了。”有人这样戏称官栈的选择。创立至今,官栈做过不少“不合时宜”的事儿。

“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在最穷的时候,选择建工厂。”按照商业逻辑,在早期时应该把所有资源投入在产生收益的部分,冒着项目失败的风险,张宇依然坚持“建一个自己的工厂”。

“不妥协”的背后,来自于花胶行业的特殊性。

在项目早期产业基础比较弱,花胶需要精力前处理、稳定性、去腥、即食化等多级生产链路,然而,当时没有一个工厂能够完成所有过程。

这一切的难题都指向一个根本性问题,仅仅依靠外部工厂无法解决用户痛点。

在张宇的坚持下,2022年4月,生产基地正式建成并进入投产后,官栈的生产基地不仅很快实现了盈利,产能也迅速攀升,应用技术的效率翻番。

在官栈建工厂的背后,是工业发展模式已由机械化生产转向智能化生产,都市工业成为中心城区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形态。

官栈所在的海珠区,正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中探求都市工业新天地,力促工业“上楼入园”。工业向上生长,不仅带来了物理空间上的高度集约,更将带来产业链新的“化学反应”。通过“工业上楼、村园改造、旧厂提升”等方式,在空间载体挖潜上下足功夫,打造产业集聚发展、龙头企业引领的都市工业特色园区。

乘着海珠区都市工业发展的东风,官栈也将继续深耕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领域,持续推动花胶营养物质的留存以及综合功效的发挥。

舌尖上的文化,味蕾下的技术创新

吃花胶,吃的是鲜味,也是文化味。

它根植于中式滋补文化,食用历史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有汉武帝食用石首鱼鳔。

唐朝以后,鱼肚美食更是兴盛,《新唐书·地理志》所记,吴郡每年上贡“压胞”七斤。压胞,即是鱼肚。石首鱼鳔美味异常,并且胶质丰富,一度独领风骚。

时间来到宋朝,鱼肚制品已逐渐进入当时的饮食菜肴的行列,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

《梦粱录》卷里记载杭州食店中烹制的鱼鳔二色脍、油炸、冻鲫、虾鱼肚儿羹等菜肴,都以鱼肚为主料。一个小小的鱼鳔,古人也能做出花来,可见当时鱼肚在古代饭店的菜单上有多么受欢迎。

但进入现代社会,花胶这一老“物件”须新活力注入。官栈选择以“科学循证”为破解的武器。“振兴传统文化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群‘直男’在搞技术”。

在张宇看来,传统滋补积累下来的历史经验,是可以通过现代的检验检测和临床技术进行循证的,这使得“宝藏”转化为用户既能理解又可应用的健康解决方案。

针对“传统滋补品功效不明”的用户反馈,官栈以基础研究推动功效验证。

在创业初期,张宇及其团队就开始做“燕窝、海参、花胶”三种品类的基础研究,在实验室中,花胶的功能表现是最为笃定的。

如今大卖的花胶产品,在创业早期,却是官栈卖得最差的品类。“我们依然选择了花胶作为我们的主品类产品。”张宇说。

在官栈团队的深入研究中,花胶中的物理结构被“扒”得一干二净,得到了一组数据:干花胶含有84%的天然胶原蛋白,其胶原蛋白含量是猪蹄的7倍,干花胶还含天然玻尿酸,其脂肪含量低且为不饱和脂肪酸。

4个核心实验室,10项保护专利,9项在审专利, 5篇研究论文,31个月临床历史……比起消费品公司,官栈更像是一家“科技公司”,一小罐看似简单的花胶产品,背后是大量基础研究成果的支撑。

对中式新滋补产业而言,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是科研。”张宇说,如今,官栈在海珠区增设实验室,主要用于建设基础功效模式以及进行核心风险测试,设备已完全实现自动化。

如今,当“中式新滋补”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时尚潮流,“新中式养生”赛道频频出现爆品时,也有人会质疑,这究竟是不是“智商税”?

而凭借品类突围和滋补科技创新走到行业前列,目前官栈只完成了第一步,若让花胶走进大众日常生活,其依旧有漫长的路要走。

【策划】龚晶

【统筹】冯艳丹

【采写】南方+记者 洪钰敏实习生 陈军燕

【调研团队】吴雨伦 郑慧梓 洪钰敏

【来源】南方+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掉秤迅速的生酮饮食 会加速器官衰老?|科技观察
为了快速减重,于兰选择七天生酮食谱,据其他博主介绍,严格执行可以掉10斤左右。“我执行得还是挺彻底的,过程也不是很痛苦,就是不能喝奶卡有点不适应。”于兰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自己在戒掉所有碳水化合物的第七天

0评论2025-06-18464

网络纪录片《味道大师》——饮食口味里的风土人情(看台人语)
在美食纪录片这条拥挤的赛道上,食物和地域的关系,食材和人物的故事,似乎已经被“吃干榨净”。怎么拍才能调动观众味蕾,避免老生常谈,挑战不小。网络纪录片《味道大师》尝试从“酸甜苦辣咸”加上“鲜臭麻”几种口

0评论2025-06-18145

厨电新物种到厨房中国方案:饮食文化与烹饪科技的跨时空变革
提到厨房,大多数人第一认知是美食。提到厨电,更多人第一反应是烹饪美食。提到方太,许多人第一评价是高端厨电品牌。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家电圈发现,很多人对于厨房、厨电和方太的认知,看似很简单!不过,回望五千

0评论2025-06-18369

你以为的清淡饮食都错了,不同人的清淡饮食不一样
淡饮食,很多时候是在生病后来自医生或者家人的嘱咐,让病人更好地恢复。但是大家对着清淡饮食有着各种不一样的理解。有人认为喝粥最清淡,粥配小菜就是一顿;有人认为只要少油少盐,多吃蔬菜水果,就是在进行清淡饮

0评论2025-06-16148

科学的饮食,健康的基础
我国如今国泰民安,民众丰衣足食。可是营养学家却一直认为我国民众的营养有问题。总体的说法是 “某些营养素的过剩与不足并存”,即总热量与脂肪类食物摄入过多,而维生素与某些矿物质摄入不足。医学界亦认为这与一

0评论2025-06-16148

“四文四化”培育东坡饮食文化特色人才
东坡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是东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自升格挂牌之日起,就把传承和弘扬东坡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鲜明底色,陆续开办旅游酒店烹饪专业,开设“东坡茶艺”“东坡美食”课程,先后

0评论2025-06-16163

冰淇淋中加中药,真有养生功能?
冰淇淋中加中药,真有养生功能?医生表示:中医不提倡吃寒凉的食物山楂玉桂苹果、桂圆红枣米浆、茯苓薏仁……自中药饮品、中药面包等所谓的“中药食品”火出圈之后,某网红品牌让“草本冰淇淋”成为了社交媒体新宠。

0评论2025-06-16154

年轻人养生以食为补古法健身对抗久坐肥胖
养生人群逐渐年轻化,社交平台上,“养生食谱、中医养生、节气养生”等话题讨论踊跃。当代年轻人将“以食为补”视为养生核心,通过传统煲汤、养生茶滋补身心;在运动健身方面,既推崇“古法健身”的传统养生底蕴,也

0评论2025-06-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