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用“形气神”生命观 指导夏季养生

2023-07-20 16:304200

《黄帝内经》中记载:“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关于养生,应顺应四时更替轮转和寒热温凉的变化,以调养人之阴阳。中医药文化中蕴涵的“形气神”生命观,历经千年延续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备的“形气神共养”的养生理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自然界阳气以“生、长、收、藏”的规律,周而复始的运行消长。夏与“养长”之道相应,结合“形气神”生命观指导夏季养生具有重要意义。

夏季气候炎热,天气下沉,地气上浮,天地之气相交,使阳气旺盛,自然界万物呈“蕃秀”之象,人的形、气、神随之相应调节,而使阴阳平衡,形与神俱。

规“形”以调气

夏季之时,人体阳气活跃,往往浮越于体表,而阴气潜藏于体内。在起居方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夏季昼长夜短,太阳升起较早,阳气升发,人们也应随之早起,顺应自然界阴阳升降规律而合理安排与之相应的作息。但夜晚睡眠时间缩短,人容易产生疲劳,所以夏季应养成午睡的习惯,避开正午酷热,来消除疲劳,恢复精力,使“心”得养。

《伤寒指掌》云:“凡暑必挟湿,湿为重浊之邪,暑为熏蒸之气。”夏季伤人多为暑湿之邪,所以在饮食方面,可适量服用苦味食物助于祛除暑气,食用酸性的食物以助固表敛汗,防止汗出过多耗气伤津。在此季节,穿着应宽松舒适,具有较好的透气性,以防暑邪伤人,但需注意着衣要护及胸背,忌贪凉过度,损伤阳气;乘凉消暑推荐到通风室外,尽量避免烈日下暴晒;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出汗太多;要尽量远离潮湿环境,以防外湿侵袭,避免淋雨受凉;健脾利湿方面,可以食用一些如绿豆粥、薏苡扁豆粥等祛湿食品。

调“气”以安神

夏季气候炎热,是人体阳气最盛之时。此时,阳气外散,阴气内藏,气血运行随阳气增长相应亢盛,活跃于机体表面,再加上夏季气温偏高,人们会因伤津耗气而出现睡眠少、食欲不佳、精神不振、体重减轻等情况。因此,炎热的夏季是养护阳气的最好季节。

正逢夏季,要顺应天气变化,做好自我调节,重点关注“心气”之保养。尤其是老年人,应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遵循“无厌于日”的原则,适当运动,使“形”得锻炼的同时,也有促进心气宣通的养生作用。

夏季运动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运动时间的选择上,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的时段进行;二是运动项目类型上,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慢跑或晚饭后散步等不太剧烈的项目;三是运动量要适度,每天运动半小时左右,运动量根据自我掌控,不要过于疲劳,以轻微出汗为宜。

安“神”以养心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说明心有应夏而旺之性。在中医范畴中,心乃“君主之官”,具有主血脉与藏神的功能,与夏季相应,此时自然界万物呈“蕃秀”之象,天气逐渐转热,人之心阳浮越,可见阳气潜藏不足,或是阳躁、升动过盛而不得眠,或是阳躁持久无以修养,从而致使阳气虚衰,出现心神不宁、失眠等症状。夏季中暑、热扰心神的病症多见,其原因是心中血少,肝中藏血也少,肾中藏精减弱。血不养神则神志涣散,尤其在中午时分,天气炎热,人会出现头目不清、精神散乱、易困倦等表现,肾精少又见记忆力减退。

现代生活中,由于环境、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人们通过社交媒体等途径不断向大脑灌输片段化信息,长时间如此会使我们的心神过度耗损。《灵枢·本神》中言,“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对于外界各种信息进行接受、分析和处理以“心神”为先,海量信息在耗神过度、魂神失守、迷失自我的同时,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减少了本应该运动、社交、出游等调养身心的活动,心阳得不到锻炼,易致气血瘀阻;加之现代人饮食不节,在长久膏粱厚味、饮食过度的不良习惯影响下,致使痰湿、瘀血内生阻滞血脉,从而引发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天气愈发炎热,而夏季的养生心得,唯在一个“心静神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告诉我们,在夏天要安养神志,使其不怒,保持一个开朗愉悦的心情,以使形气神如自然万物一般葱茏,蓬勃向上。

[ 编辑: 王婉蕴 ]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掉秤迅速的生酮饮食 会加速器官衰老?|科技观察
为了快速减重,于兰选择七天生酮食谱,据其他博主介绍,严格执行可以掉10斤左右。“我执行得还是挺彻底的,过程也不是很痛苦,就是不能喝奶卡有点不适应。”于兰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自己在戒掉所有碳水化合物的第七天

0评论2025-06-18464

网络纪录片《味道大师》——饮食口味里的风土人情(看台人语)
在美食纪录片这条拥挤的赛道上,食物和地域的关系,食材和人物的故事,似乎已经被“吃干榨净”。怎么拍才能调动观众味蕾,避免老生常谈,挑战不小。网络纪录片《味道大师》尝试从“酸甜苦辣咸”加上“鲜臭麻”几种口

0评论2025-06-18145

厨电新物种到厨房中国方案:饮食文化与烹饪科技的跨时空变革
提到厨房,大多数人第一认知是美食。提到厨电,更多人第一反应是烹饪美食。提到方太,许多人第一评价是高端厨电品牌。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家电圈发现,很多人对于厨房、厨电和方太的认知,看似很简单!不过,回望五千

0评论2025-06-18369

你以为的清淡饮食都错了,不同人的清淡饮食不一样
淡饮食,很多时候是在生病后来自医生或者家人的嘱咐,让病人更好地恢复。但是大家对着清淡饮食有着各种不一样的理解。有人认为喝粥最清淡,粥配小菜就是一顿;有人认为只要少油少盐,多吃蔬菜水果,就是在进行清淡饮

0评论2025-06-16148

科学的饮食,健康的基础
我国如今国泰民安,民众丰衣足食。可是营养学家却一直认为我国民众的营养有问题。总体的说法是 “某些营养素的过剩与不足并存”,即总热量与脂肪类食物摄入过多,而维生素与某些矿物质摄入不足。医学界亦认为这与一

0评论2025-06-16148

“四文四化”培育东坡饮食文化特色人才
东坡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是东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自升格挂牌之日起,就把传承和弘扬东坡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鲜明底色,陆续开办旅游酒店烹饪专业,开设“东坡茶艺”“东坡美食”课程,先后

0评论2025-06-16163

冰淇淋中加中药,真有养生功能?
冰淇淋中加中药,真有养生功能?医生表示:中医不提倡吃寒凉的食物山楂玉桂苹果、桂圆红枣米浆、茯苓薏仁……自中药饮品、中药面包等所谓的“中药食品”火出圈之后,某网红品牌让“草本冰淇淋”成为了社交媒体新宠。

0评论2025-06-16154

年轻人养生以食为补古法健身对抗久坐肥胖
养生人群逐渐年轻化,社交平台上,“养生食谱、中医养生、节气养生”等话题讨论踊跃。当代年轻人将“以食为补”视为养生核心,通过传统煲汤、养生茶滋补身心;在运动健身方面,既推崇“古法健身”的传统养生底蕴,也

0评论2025-06-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