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在中医眼里,最好的养生方法都是免费的

2025-04-15 21:05950

在这个“养生内卷”的时代,我们似乎总在追逐更贵、更新潮的养生方式,很多人为了使身体保持健康花了很多冤枉钱。

但是你知道吗,在中医眼里,最好的养生方法其实都是免费的,而且是从古至今得到代代人好评的。

养肝就走路

走路通肝气

养肝的关键在于保持规律、适度的步行,使肝气通达,情绪舒畅。

走路是一种温和的运动,能够促进气血运行,帮助肝气条达。肝经循行于下肢,尤其是大腿内侧,走路时双腿交替活动,可以刺激肝经,使其气血流通顺畅。

养肾就踮脚

踮脚补肾经

养肾的简易方法之一就是经常踮脚,可随时练习,以激活肾经,固护肾气。

肾经起于足底涌泉穴,踮脚时足跟离地,可以刺激涌泉穴及肾经循行路线激发肾气。

养肺就唱歌

唱歌清肺浊

养肺的妙法之一就是常唱歌,尤其是旋律悠扬、节奏舒缓的歌曲,以清肺浊、畅气机。

唱歌时需要深长的呼吸,能够增强肺的宣降功能,促进浊气的排出。肺喜清润,唱歌时的振动和气息调节有助于疏通肺络,促进津液布散,化解痰浊。

现代研究表明,唱歌能增强膈肌运动,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这与中医“宣肺理气”的理念一致。

养胃就慢嚼

慢嚼护胃膜

养胃的关键在于进食时专注、缓慢,每一口食物咀嚼20-30次,使胃得以从容工作,减少负担。

细嚼慢咽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减轻胃的负担。唾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初步分解食物,保护胃黏膜;充分咀嚼能促进唾液分泌,中和过度的胃酸,预防胃炎和胃溃疡。若进食过快,食物粗硬,容易损伤胃络,导致胃痛、胀气等问题。此外,慢嚼还能让大脑及时接收饱腹信号,避免过量饮食。

养脾就咽津

咽津润脾胃

养脾的简易方法之一就是常做“吞津”练习,尤其是在空腹或思虑过度时,以滋养脾胃,促进消化吸收。

唾液由脾所化,古人称之为“金津玉液”、“华池神水”。晨起或空腹时,舌抵上颚,待唾液满口后缓缓咽下,可濡养脾胃,改善消化不良、口干舌燥等问题。

现代医学发现,唾液含有多种酶和免疫成分,能辅助消化、杀菌消炎。

咽津还能安定心神,因脾主思,过度思虑会伤脾,而专注吞咽唾液的动作能让人静心凝神。

养心深呼吸

呼吸静心神

养心的关键之一在于调整呼吸,让气息深、长、匀、缓,使心神归于宁静。

深呼吸能够调节气机,使心肺之气通畅,从而安定心神。当呼吸平稳深沉时,气血运行更加顺畅,心神自然安定。中医强调“阴阳平衡”,急促的呼吸往往伴随焦虑、烦躁(阳亢状态),而深呼吸可激活副交感神经,降低心率,缓解压力,有调和阴阳,安定心神的作用。

养肠就喝水

喝水润肠道

养肠的关键在于适量、适时补充水分,既不可缺水,也不可过饮,以维持肠道的润泽和正常蠕动。

大肠的传导功能依赖津液的润滑,若体内津液不足,肠道失润,就容易出现便秘、燥结等问题。适量饮水能补充津液,软化粪便,防止肠道干燥,促进糟粕的顺利排出以预防便秘。

但中医强调饮水需适度,过量饮水反而会加重脾的负担,导致水湿内停。

养脑就读书

读书醒脑窍

养脑的关键在于勤于思考、适度用脑,使气血充盈、脑窍聪慧。

中医认为“脑为髓海”,依赖肾精的充养,而读书思考能调动肾精上输于脑,延缓脑力衰退。

有研究发现,阅读能刺激神经连接,增强认知功能。若长期不用脑,气血运行迟缓,可能导致脑髓空虚,出现健忘、反应迟钝等问题。

养眼就远眺

远看亮双眸

养眼需避免长时间盯着近处,适时远望,使气血流通,双眸明亮。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导致肝血耗损,使眼部经络拘急,出现视物模糊、干涩等问题。远眺能调节睫状肌,放松眼部肌肉,使肝血得以重新输布,濡养双目,预防近视。

此外,户外远眺常伴随自然光的照射,自然光有助于视网膜健康,自然光能温煦眼部气血,改善因阳气不足导致的视物昏花。

养骨晒太阳

日晒壮筋骨

养骨的关键在于适度接受阳光照射,以温补肾阳,强健筋骨。

“肾主骨、生髓”,骨骼的强健依赖肾精的充养,而阳光能助长人体阳气,尤其是肾阳。肾阳充足,则骨骼坚固;反之,肾阳虚衰易导致骨质疏松、腰膝酸软。

此外,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背部,晒太阳可温通该经气血,间接濡养骨骼。现代医学证实,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掉秤迅速的生酮饮食 会加速器官衰老?|科技观察
为了快速减重,于兰选择七天生酮食谱,据其他博主介绍,严格执行可以掉10斤左右。“我执行得还是挺彻底的,过程也不是很痛苦,就是不能喝奶卡有点不适应。”于兰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自己在戒掉所有碳水化合物的第七天

0评论2025-06-18464

网络纪录片《味道大师》——饮食口味里的风土人情(看台人语)
在美食纪录片这条拥挤的赛道上,食物和地域的关系,食材和人物的故事,似乎已经被“吃干榨净”。怎么拍才能调动观众味蕾,避免老生常谈,挑战不小。网络纪录片《味道大师》尝试从“酸甜苦辣咸”加上“鲜臭麻”几种口

0评论2025-06-18145

厨电新物种到厨房中国方案:饮食文化与烹饪科技的跨时空变革
提到厨房,大多数人第一认知是美食。提到厨电,更多人第一反应是烹饪美食。提到方太,许多人第一评价是高端厨电品牌。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家电圈发现,很多人对于厨房、厨电和方太的认知,看似很简单!不过,回望五千

0评论2025-06-18369

你以为的清淡饮食都错了,不同人的清淡饮食不一样
淡饮食,很多时候是在生病后来自医生或者家人的嘱咐,让病人更好地恢复。但是大家对着清淡饮食有着各种不一样的理解。有人认为喝粥最清淡,粥配小菜就是一顿;有人认为只要少油少盐,多吃蔬菜水果,就是在进行清淡饮

0评论2025-06-16148

科学的饮食,健康的基础
我国如今国泰民安,民众丰衣足食。可是营养学家却一直认为我国民众的营养有问题。总体的说法是 “某些营养素的过剩与不足并存”,即总热量与脂肪类食物摄入过多,而维生素与某些矿物质摄入不足。医学界亦认为这与一

0评论2025-06-16148

“四文四化”培育东坡饮食文化特色人才
东坡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是东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自升格挂牌之日起,就把传承和弘扬东坡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鲜明底色,陆续开办旅游酒店烹饪专业,开设“东坡茶艺”“东坡美食”课程,先后

0评论2025-06-16163

冰淇淋中加中药,真有养生功能?
冰淇淋中加中药,真有养生功能?医生表示:中医不提倡吃寒凉的食物山楂玉桂苹果、桂圆红枣米浆、茯苓薏仁……自中药饮品、中药面包等所谓的“中药食品”火出圈之后,某网红品牌让“草本冰淇淋”成为了社交媒体新宠。

0评论2025-06-16154

年轻人养生以食为补古法健身对抗久坐肥胖
养生人群逐渐年轻化,社交平台上,“养生食谱、中医养生、节气养生”等话题讨论踊跃。当代年轻人将“以食为补”视为养生核心,通过传统煲汤、养生茶滋补身心;在运动健身方面,既推崇“古法健身”的传统养生底蕴,也

0评论2025-06-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