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由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商务厅和省总工会主办,四川旅游学院承办,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四川省营养学会协办的四川省第一届营养配餐技能竞赛决赛在四川旅游学院龙泉校区举行,来自四川省各市(州)60名选手参加决赛并举行竞赛颁奖仪式。
本次决赛包括营养基础理论、人群营养配餐(含普通人群和特定人群)、营养餐制作、营养餐科普宣讲等内容,分为笔试(营养基础理论、人群营养配餐)、实操(营养餐制作)和科普(营养餐科普宣讲)3个项目进行。经过一天紧张激烈的角逐,决赛评选出团体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8名,个人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优秀奖36名。此外,竞赛组委会还根据初赛阶段各地组织工作评选出优秀组织奖5名。颁奖仪式上,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原副司长张志强,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商务厅、省总工会以及四川旅游学院的领导为获奖单位和选手颁奖。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宋世贵出席仪式并讲话。
宋世贵指出,这次新冠疫情,让全社会和公众进一步认识到加强营养与合理膳食在提高自身免疫力和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方面发挥着重要基础作用。本次竞赛的举办,是落实《四川省国民营养计划实施方案》和推进“健康四川——合理膳食专项行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中促进群众加强营养与合理膳食、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具体举措。宣传营养知识、倡导合理膳食、提升健康素养,对卫生健康系统和营养、餐饮等相关从业人员来说责无旁贷。大家要继续努力,携手一道为合理膳食行动贡献力量。要深入研究“合理膳食”,结合省情加强营养健康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继续支持开发减盐、控油、少糖的新技术、新配方、新菜品;要扩大宣传“合理膳食”,推动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全民营养周、“三减三健”等宣教活动,让更多的人“知行合一”,最大程度减少“吃出来的病”;要积极践行“合理膳食”,大力实施“三减”,改良创新川菜,开展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创建活动,并做好婴幼儿、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营养干预和指导。省卫生健康委将及时总结本次竞赛成果,继续举办类似活动,按照“健康四川——合理膳食专项行动”目标要求,通过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强化营养健康政策支撑和措施干预,倡导以“三减”为核心的合理膳食生活方式,降低居民罹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风险,提升全省人民健康水平。
掉秤迅速的生酮饮食 会加速器官衰老?|科技观察
为了快速减重,于兰选择七天生酮食谱,据其他博主介绍,严格执行可以掉10斤左右。“我执行得还是挺彻底的,过程也不是很痛苦,就是不能喝奶卡有点不适应。”于兰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自己在戒掉所有碳水化合物的第七天
0评论2025-06-18467
网络纪录片《味道大师》——饮食口味里的风土人情(看台人语)
在美食纪录片这条拥挤的赛道上,食物和地域的关系,食材和人物的故事,似乎已经被“吃干榨净”。怎么拍才能调动观众味蕾,避免老生常谈,挑战不小。网络纪录片《味道大师》尝试从“酸甜苦辣咸”加上“鲜臭麻”几种口
0评论2025-06-18149
厨电新物种到厨房中国方案:饮食文化与烹饪科技的跨时空变革
提到厨房,大多数人第一认知是美食。提到厨电,更多人第一反应是烹饪美食。提到方太,许多人第一评价是高端厨电品牌。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家电圈发现,很多人对于厨房、厨电和方太的认知,看似很简单!不过,回望五千
0评论2025-06-18373
你以为的清淡饮食都错了,不同人的清淡饮食不一样
淡饮食,很多时候是在生病后来自医生或者家人的嘱咐,让病人更好地恢复。但是大家对着清淡饮食有着各种不一样的理解。有人认为喝粥最清淡,粥配小菜就是一顿;有人认为只要少油少盐,多吃蔬菜水果,就是在进行清淡饮
0评论2025-06-16152
科学的饮食,健康的基础
我国如今国泰民安,民众丰衣足食。可是营养学家却一直认为我国民众的营养有问题。总体的说法是 “某些营养素的过剩与不足并存”,即总热量与脂肪类食物摄入过多,而维生素与某些矿物质摄入不足。医学界亦认为这与一
0评论2025-06-16153
“四文四化”培育东坡饮食文化特色人才
东坡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是东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自升格挂牌之日起,就把传承和弘扬东坡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鲜明底色,陆续开办旅游酒店烹饪专业,开设“东坡茶艺”“东坡美食”课程,先后
0评论2025-06-16168
冰淇淋中加中药,真有养生功能?
冰淇淋中加中药,真有养生功能?医生表示:中医不提倡吃寒凉的食物山楂玉桂苹果、桂圆红枣米浆、茯苓薏仁……自中药饮品、中药面包等所谓的“中药食品”火出圈之后,某网红品牌让“草本冰淇淋”成为了社交媒体新宠。
0评论2025-06-16159
年轻人养生以食为补古法健身对抗久坐肥胖
养生人群逐渐年轻化,社交平台上,“养生食谱、中医养生、节气养生”等话题讨论踊跃。当代年轻人将“以食为补”视为养生核心,通过传统煲汤、养生茶滋补身心;在运动健身方面,既推崇“古法健身”的传统养生底蕴,也
0评论2025-06-1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