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导网

扫一扫关注

痤疮的中医保健食疗

   2022-03-08 翼药云68980
导读

痤疮以发于颜面、胸背等处的粉刺、丘疹、脓疱等为主要皮损,常伴皮肤油腻。皮疹,易反复发生,常在饮食不节或月经前后加重。病因病机肺胃热盛素体阳热偏盛,肺胃蕴热,复感风邪,熏蒸面部而发。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

 

痤疮以发于颜面、胸背等处的粉刺、丘疹、脓疱等为主要皮损,常伴皮肤油腻。皮疹,易反复发生,常在饮食不节或月经前后加重。



病因病机



  • 肺胃热盛素体阳热偏盛,肺胃蕴热,复感风邪,熏蒸面部而发。

  • 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厚味,致胃肠湿热内生,上蒸颜面而致。

  • 情志不遂,凡情志失调,肝郁气滞,或肝郁化火,日久成瘀,瘀阻肌肤而发。

  • 脾失健运,劳伤脾土,土虚不能制水,湿浊内停,郁久化热,炼液成痰,湿热痰瘀,凝滞肌肤而发



辨证治疗



1、肺胃蕴热证



  • 证候,颜面多发粉刺,红色丘疹,或有小脓包,轻度痒痛,伴口渴喜饮,大便偏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 制法,清泻肺,胃热毒。

  • 方药,枇杷清肺饮



2、胃肠湿热证



  • 证候,颜面,胸背部皮肤油腻,大量粉刺及炎性丘疹,兼有脓疱,结节,囊肿,皮疹,红肿热痛,伴口苦,口干,便秘,手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治法,清热除湿解毒。

  • 方药,黄连解毒汤



3、肝郁血瘀证



  • 证候,皮损为粉刺、暗红色丘疹、结节、囊肿、小脓疱及瘢痕等。皮疹常于经期前后,加重伴随,伴情欲不畅,口苦咽干,月经不调,或经前乳房胀痛,舌暗红,边间见瘀点,苔薄白,脉玄细或涩。

  •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 方药,丹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4、痰瘀互结



  • 证候,病程长,皮疹色暗红,以结节、囊肿、瘢痕为主,或见窦道,伴胸闷、纳呆、腹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 治法,除湿化痰,活血散结。

  • 方药,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外治



1、颠倒散



组成,大黄、硫磺各等分



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水调或茶水调,洗净后涂敷患处,每日2-3次.



具有清热、散瘀、消肿之效



2、金黄膏



组成,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南星,陈皮、苍朱、厚朴、甘草,天花粉。



制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取药粉2/10和凡士林8/10调匀成膏,洗净后涂抹患处,每日2-3次。



具有清热消肿,除湿化痰,散瘀止痛之功



中药面膜治疗



可用颠倒散加医用石膏做成面膜,或用黄芩、黄连、大黄、地榆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中药研末,加适量绿豆粉或淀粉调敷于面部,每周1-2次,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之功。



食疗药膳



绿豆薏仁汤(肺胃郁热和胃肠湿热证)



组成,绿豆,薏苡仁,山楂。



制作方法,将绿豆、薏仁、山楂洗净,加清水500毫升,泡30分钟后煮开后即停火。不要揭盖,焖15分钟即可。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炎



用法,当茶饮,每天3-5次。



薏苡仁海带双仁粥(肝郁血瘀证)



组成,薏苡仁、枸杞子、桃仁各等份,海带、甜杏仁各等份,绿豆,粳米。



制作方法,将桃仁、甜杏仁用纱布包好,水煎取汁,加入薏苡仁、海带、枸杞子、粳米一同煮粥。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活血化瘀,养阴润肤。



服法,每日2次.



海藻薏苡仁粥(痰瘀互结证)



组成,海藻、昆布、甜杏仁各等份,薏苡仁。



制作方法,将海藻、昆布、甜杏仁加水适量煎煮,弃渣取汁,再与薏苡仁煮粥食用。



功用主治,化痰软坚。



服法,每日一次,21天为一个疗程。



日常防护



  • 忌酒、浓茶及咖啡。忌食辛辣刺激及油腻甜食。

  • 少吃腥发之物,如虾、蟹等。因腥发之物,常使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扩大而难以祛除。

  • 多吃蔬菜及水果,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6及含锌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 不要滥用化妆品,尤其是粉制及由膏状的化妆品。

  • 切记不要挤压和搔抓痤疮的部位。

  • 生活要规律,睡眠要充足,保持心情舒畅。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ydw166.com/news/show-193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