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门穴
风门穴亦称风门热府,常用于治疗感冒、鼻炎、支气管炎、肺炎、肩背软组织疾患等病证。
取穴: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大椎穴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1.5寸之处(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两处就是“风门穴”。
方法:用拇指分别贴在左右两侧的风门穴上,进行按压揉动,让此处穴位有酸胀、发热的感觉,时间以5—10分钟为宜。也可用掌根贴于穴位处擦动,以透热为度。也可直接用艾盒放在穴位上灸,每次10—20分钟,以局部温热微微发红为宜,可以适当上下移动,以免烫伤。
至阳穴
至阳穴具有振奋宣发全身阳气,疏通经血、利湿热、宽胸膈、安和五脏、补泻兼施之功。
取穴:取穴时取俯卧位,至阳穴位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背部两侧可触及两块鼓起来的骨头,叫肩胛骨。肩胛骨的下角,最下面的那个点,将两个点结合起来画一条线,与后背正中线相交的地方就是至阳穴。
方法:用拇指点按至阳穴,进行按压揉动,让此处穴位有酸胀、发热的感觉,时间以5—10分钟为宜。也可用掌根贴于穴位处擦动,以透热为度。也可直接用艾盒放在穴位上灸,每次10—20分钟,以局部温热微微发红为宜,以免烫伤。也可在此处进行刮痧。
膏方养生 传统养生认为,冬令养精蓄锐,使肾精充沛,则来年体质增强,故民间常言“冬令进补,来年打虎”。 古有谚语:“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阴气极盛,阳气潜藏,此时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来年方能身体健康。 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通过临床实践和探索,创制对临床常见偏颇体质改善有良好疗效的体质膏方。 医师介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住院医师 姜凡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 张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