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5岁,是人生的“黄金年龄”。在这个时期的人大多年富力强,事业有成,各方面都非常成熟,但是却不能忽视,已经进入疾病爆发期,更是“生命高危期”。
进入中年之后,身体各项机能慢慢下降,此时更容易威胁到生命,世界上没有“长生不老之药”,却有延年益寿的秘诀。
45岁,就好比是下午的“太阳”,虽然不再那么耀眼,但依然非常温暖,让人感觉到活力四射,如果不能养成好习惯,会导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甚至为疾病埋下隐患。
日常养生需要注意什么呢?
5不贪
【1】不贪肉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饮食对于健康至关重要,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人吃肉较多,但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健康。
50岁之后消化功能逐渐下降,此时吃肉过多,更容易导致营养失衡,甚至会影响正常新陈代谢,不利于血管健康。
肉类吃太多,很容易增加患肠癌疾病风险,荤素搭配能够保证充足营养物质摄入,也有助于强健体魄。
【2】不贪酒
喝酒不仅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适量饮酒并不会损害自身健康,但是过量饮酒,会导致身体代谢负担加重,更容易导致心肌功能失常。
45岁后,如果还继续大量喝酒,更容易增加身体病变风险,建议一定要控制酒精摄入量,有助于降低对身体损伤。
但是进入中年之后,应酬比较多,如果此时空腹喝酒,并且一饮而尽,更容易导致身体健康受损,希望大家能够做到滴酒不沾。
【3】不贪烟
吸烟是生活中常见行为,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香烟燃烧后会产生较多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
长期大量吸烟,更容易诱发肺部病变,也会对肝脏,血管,大脑,牙齿等造成严重损伤,吸烟被称为引发疾病的“导火索”。
进入中年之后,如果实在没有办法戒烟,那么请你一定要控制吸烟量,每天最好不要超过5根,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更有助促进肺部排毒。
【4】不贪饱
每日饮食保持7~8分饱,不要贪饱,如果总是吃撑,对于身体健康非常不利,甚至会带来多种慢性疾病。
《黄帝内经》中讲“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意思说,如果一次性摄入过量食物,更容易导致肠胃功能受损,也会引发胃肠功能失调,久而久之疾病越来越多,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经常吃太多食物,更容易导致身材肥胖,肥胖是众多疾病的主要诱因,吃饭速度一定要控制,细嚼慢咽有助于降低肠胃负担,也有助于预防身材肥胖。
俗话说:腰围越粗,寿命越短。这足以证明,腰围过粗的人,更容易缩短寿命,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5】不贪晚
45岁之后,最好不要“贪晚”。三餐进食不贪晚,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饭后的休息,避免积食或者低血糖;
睡眠不要贪晚,更不要熬夜,晚上11点前要进入睡眠状态,每日保证充足休息,有助于身体越来越健康,降低患病风险。
保证充足睡眠的人,身体相对更加强壮,有助于维持身体免疫力强大,尤其是45岁后的人更不要有熬夜习惯,否则只会导致身体患病风险增加。
6相伴
一:茶相伴
喝茶是延年益寿的好习惯,养成喝茶的习惯,对于身体健康大有益处,吸烟喝酒更容易导致自身健康受到损害。
经常喝茶的人,能够为身体补充所需营养物质,建议大家喝淡水茶,不要长时间喝浓茶,否则只会导致咖啡因等有害物质,在体内积累越来越多。
每日保证充足饮水量,45岁后喝水一定要小口慢喝,保证身体能够充分吸收水分。建议大家多喝点花草茶,也可以喝点蒲公英茶,菊花茶等,非常适合春夏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