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导网

扫一扫关注

三伏天阳气旺盛,养生重在养心!中医教你这样做……

   2021-07-20 96820
导读

在小暑与处暑之间,就是农历三伏天 ,是一年中最热且又潮湿、闷热的时节。夏季又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血运行亦相应旺盛,在这个火力四射的时节,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第四医院康复二科毕明昌主任,从中医角度和我们说

  


在小暑与处暑之间,就是农历 " 三伏天 ",是一年中最热且又潮湿、闷热的时节。夏季又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血运行亦相应旺盛,在这个 " 火力四射 " 的时节,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第四医院康复二科毕明昌主任,从中医角度和我们说一说三伏天该如何养生。



网络配图


切忌恼怒,养生重在养心


毕明昌介绍,夏属火,与心相应,应重视心神的调养。盛夏酷暑炎热,人体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故宜平静思想、清神爽气,切忌恼怒,养生重在养心,避免因燥生热,使心火内生。


此外,伏夏之季运动量不宜过大、更不宜剧烈运动,应以温和运动少许出汗为宜,以免运动量过大、出汗过多损伤津液心阴,运动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选择合适的项目,如太极拳、养生操等。夏天气温高,昼长夜短,晚上睡眠时间较短,可适当午睡,以充沛精力。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不宜洗凉水澡,有空调的房间,不宜室内外温差过大。纳凉不要时间过长,夜间入睡不宜虚掩门窗,以防贼风入中得阴暑症。


注意饮食,谨防病从口入


毕明昌表示,许多人喜欢在伏夏之季喝冷饮、进生冷,贪图一时之爽快,极易脾胃阳气受损,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湿的功能就会下降,出现消化不良、腹泻。在夏季应尽量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同时尽量少吃肥甘厚腻、辛辣油炸类食品,以防增加脾胃运化的负担。


夏季天气炎热潮湿,蚊虫、微生物极易繁殖滋生,食物极易腐败、变质,肠道疾病多有发生。因此,要讲究饮食卫生,合理储藏食品,谨防病从口入。


夏季酷热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易致疰夏、中暑等病。预防暑热伤人,夏令暑湿,适宜清补,可取补肺健脾益气清暑之品,并少吃辛辣油腻厚味,减轻脾胃负担。


" 三伏 " 期间,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对于一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腹泻、痹证等阳虚诸证,是冬病夏治最佳的保健防治时机。


链接:适合冬病夏治疾病


1. 最常见的是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在北方,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支气管哮喘等,都适合在夏天进行防治,可以明显减少冬天发病的几率,提高生活质量。


2. 风湿免疫性疾病,多见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普通劳损性关节炎等。


3. 部分消化系统疾病,很多患者在冬天因为饮食结构及外部环境改变,会表现为胃炎加重,可以通过夏天进行调治。


4. 耳鼻喉科疾病,多见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咽喉炎等。


5. 其他慢性疾病,像湿疹、荨麻疹、硬皮病、女性相关痛经等。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ydw166.com/news/show-49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