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导网

扫一扫关注

海南醫學院專家提醒:小暑過后三伏將至 養生驅寒正當時

   2021-07-20 550
导读

7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

  

 

7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


中醫養生保健講究順應四時變化,小暑時節后天氣開始炎熱,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節,也是人們很容易感到心煩不安和疲倦乏累的時候。


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中醫科專家提醒,小暑養生要注意調養身體,保護體內的陽氣,尤其是在進入伏天時,更要注意身體排毒。除了保証睡眠,也要注意勞逸結合,多關注身體變化,將飲食和運動合理搭配,才能更好、更健康的養生。


1.起居調養


宜早睡早起,中午可小憩,緩解疲勞的同時還可避免暑熱侵襲。由於夏日炎熱,室內使用空調時,要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以防風熱感冒。溫水沖澡可緩解暑熱、消除疲勞,清潔身體的同時還有改善睡眠、增加抵抗力的作用。


該引起注意的是,夏季不可過於貪涼,適度出汗是解決暑濕很好的方法。


2.運動調養


夏季運動時間宜在清晨或傍晚,此時天氣涼爽,可以採用健步走、慢跑、太極拳等運動緩和的項目進行體育鍛煉,宜避開烈日熾熱之時且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以免汗出太過,損傷陽氣,耗傷陰氣,且運動后不可用冷水淋浴或沖頭。


3.飲食調養


少食冷飲,補充鹽。天氣炎熱時,人體水分流失快,飲食方面要補充足夠的水分,最好不要飲用冰冷的飲品,這類食物會刺激腸胃,導致腸胃功能混亂,影響脾胃健康,降低食欲,而且過多攝入冷飲,會傷害到胃陽,嚴重時還會出現胸悶。


宜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能夠清熱解暑、消解心煩,是夏季的天然養生品。


宜飲食清淡,不宜過飽。夏天人們體內火氣旺盛,容易上火,且飲食不宜過飽,一般吃到七、八分飽就足夠了。


4.精神調節


《靈樞·本臟》曰:“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嵇康《養生論》也說過:“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正所謂“心靜自然涼”。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ydw166.com/news/show-49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