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书画家、学者、太极拳家梅墨生因肠癌辞世,年仅59岁。
梅墨生的去世在震惊国内画坛、书坛之余,也因其“养生大师”的名号与过早逝世联系在一起,引发大众热议。
据了解,梅墨生14岁习长拳,25岁习太极拳。他一生注重养生,曾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诸多养生经典理论文章,教导大众注意养生;也曾于讲座中表示:“我想放慢生活节奏,更加注重健康养生。”无奈,事与愿违!
梅墨生并非个例。作为“中国健美第一人”,从事大众健身操事业15年的马华最终因白血病逝世,年仅41岁。北京同仁堂董事长张生瑜因心脏病突发于2008年去世,年仅39岁……养生究竟有用吗?
养生到底有没有用?
随着养生理念的推广,大家越来越重视从饮食、运动、作息等。
养生到底有没有用?拿日本为例,日本人特别讲究养生,饮食向来严谨,他们平日饮食喜欢清淡,偏爱蔬菜,烹饪时讲究食材原本的味道,这与中国人喜欢高热量,高油脂,高味觉的饮食习惯完全不同。
在日本,国家甚至规定了男性和女性的腰围范围,如果在体检中,血脂、血糖、血压里有一项不合格的话,就必须要在三个月内自行减肥,如果减肥失败,就要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饮食控制教育和法律处罚,所以,在日本除了相扑运动员,几乎没有胖子。
另外,日本人也很重视中医,中医养生文化从上到下,从政府到民间,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懂些中医知识。
事实证明,日本人的患病率,以及因乳腺癌、宫颈癌等癌症引起的死亡率都是很低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日本的平均寿命83岁,其中男性80.5岁,女性86.83岁,为全世界最高,而这一纪录已经保持了近二十年了。
所以说养生还是有用的。
不是养生没有用,是你没有养对生
据悉,梅墨生先生生前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客座教授,同时也是国际中医论坛的副主席,还是太极拳的副会长,同时身兼多个协会的理事。 由于身份太多,经常忙碌,梅墨生先生常常要接受各种应酬,饮食非常不规律。
另外,据友人回忆,梅墨生去年年底便感觉肠胃不适,但他却坚持不问医,认为自己养生有方,必远离重疾。 直到出现便血了以后,才被家人逼着去医院做检查,结果却是癌症晚期。
经常忙碌、应酬、饮食不规律、不相信医生,就算懂再多的养生知识,其实也没用,因为你的养生方式根本不正确。
强壮不代表健康,更不等于长寿
专家认为,喜欢锻炼养生的人群大多存在一个误区,自认为只要定期锻炼,身体结实硬朗就是健康,甚至因此而不喜问医,从而引发无穷后患。
“有六块腹肌的人并不一定就代表健康。”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代表性传承人,严蔚冰认为强壮不代表健康,更不等于长寿。
在不少网上流传甚广的文章中,总有一种说法,身体健康经常运动的人身体会有自愈能力,而且在大众印象中,看似强壮的、运动型的人往往也显得更加健康。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康复治疗中心副主任、主管治疗师荣积峰告诉大家,这些都是外在现象。不少运动员因其运动生涯的过度运动,内在损耗严重,导致身体机能无法自主修复,而出现早衰现象。更何况,运动本身就会带来一定伤害风险。
在该院,因运动受伤不得不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不在少数。荣积峰建议,所有运动都是双刃剑,应当充分评估自己的承受能力再去运动。“比如,太极拳、瑜伽等锻炼方式,太过追求动作难度容易给骨骼、关节带来负担。有些运动成瘾的人不断给自己加运动量,就容易因运动过度而带来损伤”。
切忌陷入健康恐慌
养生究竟能不能致高寿?这个问题不好妄下断言。毕竟长寿与否取决于诸多因素,仅就梅墨生病逝个案论述,结论过于片面。但从科学角度看,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普世的“养生秘术”“长寿秘方”得到科学界认同。当然,科学家们迄今也未找到一种学界公认的科学的长寿方法。
威胁人类生命的杀手,那些重症恶疾,有些似乎是偶然发生的,难以预防。而且,个人寿命的长短,受太多因素影响:家族、生活环境、个人遭遇……
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确实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朋友圈随手一转的养生小秘方,电视上实时插播的养生小广告……人们渴求健康,但健康素养又不高,不少人还缺乏常识。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不时有人坠入养生忽悠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