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导网

扫一扫关注

糖尿病就会用胰岛素?不妨试试中医食疗!

   2023-02-14 8980
导读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中医学防治糖尿病具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食疗方面更具特色且效果显著。中医饮食疗法有很长的历史,2000年前的典籍《后汉书•列女传》中就记载:“母亲调药膳,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


中医学防治糖尿病具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食疗方面更具特色且效果显著。




中医饮食疗法有很长的历史,2000年前的典籍《后汉书•列女传》中就记载:“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


由此可见,汉代已经有了药膳应用。


后经过历代医家研究改进,药膳发展成为中医学中一门实用营养方面的学科,可称为中医营养学,是指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以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思想为指导,以药食同源为核心,把药物与食物结合起来,达到保健养生、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展规律一般是早期燥热津伤,中期气阴两虚,晚期阴阳两虚,可兼夹血淤、痰湿等证候,以气阴两虚为多见。


故具体的食疗方法也要根据不同证型的需要加以选择。


中医食疗用于糖尿病的防治,具有标本兼顾、整体调节、疗效稳定、副作用少等优势,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挥类胰岛素作用


临床研究发现,部分食材或药食两用的食材,如苦瓜、燕麦、薏苡仁、平菇、银耳、木耳、蚌肉、绞股蓝、山药等,其有效成分有类胰岛素作用,能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体内糖分的转化,加速人体内的脂肪代谢,有改善血糖的作用。





同时,这些食材多富含膳食纤维,能延迟胃排空,进而能发挥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作用。


此外,部分中草药也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作用。比如,丹参、玉米须、地黄、人参、知母、黄芪、菟丝子、茯苓、黄连、石膏等,这些药物煎剂可明显降低实验动物的血糖和血脂,可与上述食材搭配做成药膳。


改善胰岛素抵抗


很多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长期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


胰岛素抵抗是指人体内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即人体内胰岛素产生的生物效应相对不足)的一种病理状态,可表现为外周组织,尤其是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出现障碍。


故提高胰岛素的耐受性是目前临床上有效的控制血糖的手段。


中医临床发现,运用利湿化痰、解郁清热之法可辅助消除胰岛素抵抗。


改善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损害微血管的重要因素。


因此,减轻微血管氧化应激反应成为防控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


中医临床实践发现,在药膳方中加大富含抗性淀粉的食材,能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抗性淀粉还可以明显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恢复胰岛素敏感性;增加饱腹感,减少能量摄入促进减重;而且它有膳食纤维和益生元功效,能调节肠道菌群,防止肠道疾病,也能促进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吸收。


因此,糖尿病患者的主食,应该尽量考虑富含抗性淀粉的粮食,如糙米、荞麦、红扁豆等。


另外,部分中药如黄芪、丹参、绵茵陈等,也具有消除氧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可将其泡水作为日常茶饮。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ydw166.com/news/show-361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