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且与健康、养让、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吃好、吃饱,已成为历代医学家、美食家及饮食文化爱好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成年人的饮食结构以糖类为主,保证足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膳食纤维及适量的脂肪等。应倡导科学膳食、平衡营养、因人制宜、食品安全的饮食观念。
具体而言,就是饮食宜清淡,以素食为主,适当吃肉,不挑食,饮食要适量,少量饮酒,并根据个人的体质选择合适的食谱。
成年人日常饮食应注意以下原则。
一、饮食有节。吃饭要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不过冷过热,不暴饮暴食。唐代孙思邈谓“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多则难消也”,并告诫人们“夜勿过醉饱”,晚上过醉饱易导致胰腺炎等疾病。每天营养搭配仝面,不挑食。俗语说:食物不偏可强身。
二、顺应四时。春天阳气升发,应少食温燥发物;夏天炎热,忌食狗肉、羊肉之类性大温食物;秋天干燥,应忌香燥的炒货之类;冬季寒冷,应少食寒凉伤胃之物。
三、 茹淡食,即饮食宜轻清甜淡。孙思邈指出:“咸则伤筋, 酸则伤骨。”朱丹溪强调,吃得淡一些有补阴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盐对高血压有触发作用。
四、食不欲杂。饮食不要过于丰富,少吃高脂肪、高糖类食物,不吃生冷、陈臭之物,不饮浊酒,吃饭时要安定情志。要使饮食对人体有利尤害,才能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