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保健品吗?我才 30 多岁,保健品不是老年人才吃的吗?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压力的逐年增大,年轻人一边加班,一边靠养生续命,保健品早已不是老年人的 " 专属 "。
Z 时代已成为保健品消费第二大人群
我们通常将 1995 年至 2009 年出生的群体,称之为 Z 时代人群。Z 时代不仅思想前卫,更是消费的主力人群。目前,我国 Z 时代人群已突破 2.64 亿,占人口总数的 17% 以上。更重要的是,Z 时代人群消费数量已占到我国整体消费的 40% 以上,成为我国消费绝对支柱。
而随着年轻人越发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Z 时代也成为了保健品消费的 " 主力军 "。根据 UBS Evidence 公布的数据,疫情开始后,有 24% 的 Z 时代消费者表示要增加在养生方面的投入,这个指数相比疫情前提升了 9%。
根据天猫公布的消费调查,保健品消费群体中,Z 时代消费者占到了 22%,超越 90 后,成为第二大消费群体。
Z 时代消费者选择保健品的最大原因,在于对自身健康的担忧。根据一项调查显示,47000 多名受访者中,95 后和 00 后对自身健康的评分最低,分别只有 6.1 和 6.0,而 80 后却达到了 6.3 以上。
根据天猫统计的数据,2020 年 " 双十一 " 期间,Z 时代健康类活跃购物者同比增长了 100%。而艾媒咨询也预估,在 2023 年前后,中国保健品的市场规模将从 2020 年的 2500 亿,上涨到 3280 以上,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 10% 以上。
过往保健品消费的主力军,老年群体占了绝大多数。而要说所有年轻消费者中,最青睐保健品的当属女性消费者。从生理期调解、皮肤健康护理,到孕期营养补充,各种类型保健品数不胜数。
根据国内电商平台统计数据,所有保健品消费中,女性占比以高达 80%。其中,26-30 岁占到了 34% 以上。
规范化后,保健品 " 赛道 " 日益壮大
当下,越来越多人开始接受保健品。但是在过去,当有人向你推荐保健品时,我们心中总会有抵触情绪。因保健品上当受骗的报道比比皆是,保健品也被冠上了 " 智商税 " 和 " 传销 " 的标签。
随后,国家开始对保健品行业进行严格管控。市场流通销售的保健必须标注只具备调解机能作用,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目前,保健品被被划分为运动营养品、体重管理、膳食补剂、传统滋补四大类别。
由于保健品具备食品和药品的双重功能属性,在消费升级趋势的引领下,保健品行业的消费诉求、消费主体、营销渠道、产品形态都在发生变化。
同时,人口老年化问题愈发严重,年轻人对于健康管理的需求愈发明显,在也推动保健品行业不断升级。
在此驱动下,保健品行业经营模式和营销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随着行业消费者教育逐渐成熟,高溢价已从渠道方面转向产品方面。另外,销售渠道日益扁平化,直销的利润日渐摊薄,占比已从 2015 年的 39% 降到了现在的 25%,药店渠道占比也从 31% 降到了 23% 左右。相比之下,电商渠道却呈现激增趋势,从 18% 上涨到 40% 以上。
市场规模近 6000 亿,但绝非达到饱和
值得一提的是,2020 年时,我国保健品行业整体规模已经达到了 2666 亿元,过去十年间,整个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 6.8% 以上,并且未来仍将保持 4% 的速率增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未来一段说内,我国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将突破 6000 亿元。
尽管这样,中国保健品市场也绝非达到了饱和。就目前看,我国人均保健品消费支出仍处于较低状态。以 2019 年为例,我国人均保健品消费支出仅为美国的 1/8 左右,未来仍有较大上涨空间。有关专家甚至认为,未来 10 年,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至少将翻一番。
选择保健品,或是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一场疫情,让我们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人们对营养健康食品呈多元化需求,行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保健品早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属,保持健康的理念已被越来越多年轻人接受。保健品行业也呈现出 " 轻量化 " 和 " 年轻化 " 趋势。
根据新华网发布的《从消费者需求看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在所有保健品消费者中,有近 8 成属于高收入人群,他们相比其他人来说,对保健品的认可度更高。
另外,保健品在一线、二线及新一线城市受众面更广,这些城市的消费者也更具健康养生意识。